原标题:福建泉州丰泽:构建"观护网络"实现帮教对象"零再犯" 正义网丰泽5月22日电(通讯员王荣灿)日前,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检察院在帮教一名犯故意伤害罪且在缓刑考验期的未成年人时,听自述仍有殴打他人的冲动,检察官及时干预、引导其合理发泄负面情绪,有效避免其再次违法犯罪。 据了解,该院长期重视观护帮教网络建设,联合团区委在丰泽社区设立泉州市首个“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引入专业司法社工团队参与考察帮教工作,提升帮教工作的专业性;先后与福建商贸学校泉州分校共建成长基地,在福建匹克集团等企业设立劳动基地,将丰泽社区、圆梦义工、泉州“爱心妈妈之家”等作为失足青少年的志愿服务基地,在华侨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处设立了3个“雨后阳光”心理辅导站,逐步形成以法治教育、心理辅导、实践劳动、志愿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帮教模式。 两年来,该院先后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50余人次,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法定代理人开展心理辅导107人次,帮助8名因案失休学的帮教对象重返校园,安排32名帮教对象到企业型基地上班,与其他工人同工同酬,受帮教对象重返社会且无一再次犯罪。 该院还全力推动临界预防工作,与区综治办、团区委、文明办等单位会签《关于对临界未成年人开展网格化预防帮教的工作意见(试行)》,对犯罪时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开展犯罪预防,建立“分级处遇”的帮教模式,针对不同特点、不同程度、不同年龄的临界未成年人开展个性化、差异性帮教,先后预防帮教5名临界未成年人,引导其转变不良行为习惯。 此外,该院还注重帮教效果。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定期联系机制,强化与被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和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并在案件办结后的一年内持续回访和关注,特别是将自控能力不足致罪的未成年人作为帮教重点持续跟踪,掌握未成年人的思想状态和行为表现,巩固帮教效果。 “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罪错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该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依法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深化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特别是在临界预防、亲职教育、分级处遇、保护处分等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未检预防、帮教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