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8小时:“封城”来得突然 一些武汉人起床晚,他们可能比全国网民更晚知道武汉“封城”的消息。 1月23日上午8点51分左右,他们收到中国移动的手机短信: 武汉市新兴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站暂停运营。 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一些武汉人睡得晚,他们在1月23日凌晨2点看到了武汉即将“封城”的消息,于是准备连夜出城。 武汉市民王深凌晨4点醒来看见新闻,迅速摇醒了身边的女友,两个人预定了1张1月23日上午8点55分去福建泉州的车票。 王深在前一晚刚刚取消了团年饭,提前给全公司放了假。 在突然的“封城”通知前,他误打误撞给员工留出了回家时间,现在他准备把女友送出武汉。 王深告诉《财经》记者,跨省救治的病例对他影响很大: 此前媒体报道一位大连确诊病例,就是因为在武汉无法救治,最终选择飞去大连,然后确诊了。 于是,王深和女友选择一个人出城、一个人留下,虽然两人没有肺炎的任何症状,但决定分散风险,去其他城市以便及时就医,或许那是更可行的出路。 他们是武汉众多紧急出城人群的缩影。 1月23日清晨5点30分,一些准备出城的人到达便利店时,那里已经挤满了人。 店员告诉他们,这是第三拨来囤物资的市民了。 近6点,在地铁站门口,已经有近十人在排队等候。 7点15时,王深将女友送到了武汉车站。 那里人山人海,他目测绝大部分人戴上了口罩。 武汉开往泉州的列车正常发车。 但是他女友上车前,没有接受任何体温检查。 一位从洛杉矶回武汉探亲的女士告诉《财经》记者,看到“封城”消息后,他们全家都慌了。 她女儿刚好是当天下午的飞机,从武汉中转厦门前往洛杉矶。 她想去机场碰碰运气,到达时看到大批警察坐着大巴赶到机场,飞机不能再飞。 而女儿大学开学在即,她只能选择先去武汉周边的麻城,再从麻城搭高铁去其他地方乘飞机。 有人建议她自己开车上高速,然而到1月23日下午3点,武汉周边的高速也开始封路。 送完女友上车后,王深回城,9点左右他到了武汉中百超市囤货。 很多人几乎不看货不选货,直接把蔬菜水果放入篮中。 超市里有3个称重点、6个收银点,每队排了20几人。 货架上,前一夜补货的84消毒液,已经销售一空。 据悉,1月23日武汉多数超市物价处于正常状态,即武汉往年的过年价格,比平常物价高出30%-50%。 武汉市民罗新买了两捆菜苔,2斤半青豆,4节藕,花费113元。 此时,家在武汉市东南部武昌的周学刚刚起床。他从1月22日起出现发低烧、全身无力、厌食等病毒性肺炎症状,先后去了6家医院,直到1月23日武汉“封城”消息来临,还未得到就诊机会。 他所去的医院,要么不接诊,要么排大队,预约挂号被取消,多家医院需要通宵排队。 只有两家医院可以排上门诊,一是中部战区总医院,但只排查、不治疗; 一是省妇女保健医院,但只接诊孕妇。 疲惫的周学只能带着症状回家。他发现姥姥也开始发低烧,但姥姥又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转折6家医院求医,只能在家自我隔离,等待医院就诊的最新情况。 接到“封城”消息后,周学起床做了两件事,去超市抢食品和去加油站。 在他看来,“封城”后这些资源不比医疗资源充足,超市里蔬菜已被抢购一空,只能等第二天补货; 而等待加油的汽车排了一条街的队。 同样来加油站的罗新,等了30分钟没加上油,看看还有半箱油,就驾车离开了。 加油站排了一条街的队 对比《财经》采访的多位疑似病患,拥有汽车的周学或许还算是幸运的。 公交、地铁、交通方式接连停运后,无数无车的病患者,去医院的交通选择并不多。 因为疫情,武汉市内打车运力已经锐减。 根据一家打车平台提供给《财经》记者的数据,从1月21日起,武汉订单量仅至日常一半左右,1月23日“封城”后订单数更少。 这意味着,多数没有汽车的病患,如果打不到车,只能徒步去最近的医院。 有人想叫救护车,但据医院表示,每个医院不多的救护车已经全力出勤,基本叫不上。 第二个8小时:医院一床难求 然而即使到了医院,也不一定能看上病。 《财经》记者致电武汉所有定点医院,包括第一批3家医院: 市汉口医院、市红十字会医院、市七医院,和第二批的4家医院: 市四医院西区、市九医院、市武昌医院、市五医院,只有红十字会医院尚有床位,其他定点医院各自几百个床位已满,他们正在通过整理过道位置,转移普通病人等方式准备新的床位。 也就是说,这些医院至少2000多个床位已经住满了发热病人。 武汉协和、同济这两家知名的综合性医院,发热住院床位已满,只能接受门诊。 对于周学这样的疑似病患,他只能不停给医院致电询问最新床位情况。 就算确诊或是高度疑似,目前也只能先服药,回家自我隔离3—5天。 他也在等待医生上门诊治的消息。 欧洲防疫规定,发生疫情时医生需要上门诊治。 但截至发稿,《财经》尚未获悉武汉有医院收到相关部署,也未见社区提供相关帮助。 面对疫情蔓延,武汉市医疗系统近日已绷紧至极。 据《财经》记者了解,定点医院市七医院只能接受门诊,床位仍在腾挪中。 1月22日晚收治超过600人,不管是轻症还是重症只能口服药物或者输液。 该医院将中南医院调配的医护人员支持,争取在几天之内完成过道病床改建,计划开出305张床位。 同时该院也向上报备了资源紧缺需求。 从武汉去湖北十堰太和医院就诊的孙晓岚,被告知回家等待结果,目前该院仅剩2-3张床位,仅能提供给重症患者。 李岚在武汉“封城”之前赶回了老家,此前她在武汉同济医院胃肠外科实习,直到1月19日她离开同济医院之前,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罕有身着防护服者,他们当时看到的是官方通报是,未发现明确人传人证据。 武汉人民医院的眼科室也在近日被征用为感染病房,住的是疑似或确诊被感染的医生。 他们于1月23日中午被转移去了定点医院。 《财经》记者通过致电了解,武汉市第三、第七医院均于近两日接到上级通知成为定点医院,正在转移普通病人,整理床位。 几日间,武汉确诊和疑似病例暴增至数百,城市防护等级升格,尤其是了解到许多病例并没有发热等明显特征后,不少武汉市民的心态仿佛经历了过山车,从应对流感的普通心态,到人人自危。 再加上武汉至大连就诊案例、“封城”的刺激,有类似症状的市民大多想去医院尽快得到诊治,武汉有限的医疗资源因此供不应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