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泉州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最严”体测下的达标行动 泉州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总体逐年上升(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1-02
摘要:记者从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了解到,泉州市各个学校常年坚持开展体育节等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泉州市还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

  记者从市教育局体卫艺科了解到,泉州市各个学校常年坚持开展“体育节”等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竞争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泉州市还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如市教育局和体育局每年联合举办一次全市性的中学生综合运动会,并积极举办内容丰富的单项体育竞赛。目前全市中小学生九项体育联赛已经形成常态化机制,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此外,各项体育活动也蓬勃开展。全市在中小学校倡导树立“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标,以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重点,以开展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的“2+1”培养项目为载体,全方位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质健康状况显著提升

  根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泉州市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由2013年的91.68%提高到2016年的96.43%,农村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由2013年的93.81%上升到2016年的96.66%;全市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及格率由2008年的93.52%提高到2017年的98.13%;全市高中毕业生高考体检纯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16%以上。不过,数据也显示,小学生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关键性指标的进步不够明显,特别是小学生肥胖与超重检出率有增长趋势。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市政府下发了《泉州市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总体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课外锻炼时间得到切实保证,教学、课外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每个学生基本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根据方案要求,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要注重学生身心特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年级间、学段间课程内容和运动项目相互衔接,同类兴趣相对聚集,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探索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同一学段多样选择的体育教学模式。学校要科学安排课程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打破行政班,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项目,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体育教学资源,创新体育教学形式,促进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深度融合,增强体育教学吸引力。

  该方案还提出,将学生在校内开展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与体育课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求。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列入作息时间安排,切实将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高等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

分析

数据: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未降低

  从各项数据看,学生的体质趋势向好,但从卫健委的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仍然严峻,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比较突出。市疾控中心学校环境卫生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7学年度,泉州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0%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墩”。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有的家长,一方面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食物摄取需求,另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也最大限度地限制孩子的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这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造成严重的运动缺乏症。其次,在信息时代,基于网络的游戏、阅读、交友成为青少年休闲的主要方式,久坐不动的静态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减少了青少年获得持久、足够的运动乐趣的机会,阻碍了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

专家:家长应摒弃用消费解决一切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有的学校老师要求全班同学每天坚持跳绳,还要视频打卡,学生达到每分钟185次才算优秀。“1分钟跳绳”项目贯穿小学教育全程,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

  过去是奥数班,后来是编程班,现在又催生了体育培训市场。晋江一家儿童运动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家长都前来报名咨询跳绳班,价格为一节课200元左右。市区某少儿体能中心的张教练则介绍,中心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即将上小学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青少年教育专家张秀云认为,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家长的焦虑心态、攀比心态。她建议,家长应摒弃用消费解决一切的思路,提升孩子的体质,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陪伴的锻炼。

教师:形成运动习惯比达标更重要

  记者了解到,每个学校的体育老师都会教授跳绳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只要坚持练习,基本都能达到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而且,每个学校都会制定教学计划拿出时间练习这个项目,进行考试,还要监测,并且会举办跳绳比赛,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孩子的成绩。个别成绩不好的,老师也会组织加强指导。教师们认为,家长应该放松心态,让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才是真正应该重视的。

  今年泉州中考改革,一些体育较为薄弱的考生不免有些紧张。泉州五中2019届初三毕业班体育老师林裕西,曾担任过泉州中考体育的评委。“最难的项目应该就是必考的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要求速度与耐力的统一,要拿到高分满分,确实要付出一定的训练;100米游泳,难度不是很大,平常有游的话都可以得到高分。”林裕西表示,体育锻炼,其实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训练方法要正确。他建议,考生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练习,不少运动是触类旁通的,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适当练习哑铃、快速仰卧起坐,从而积累上肢和腰腹的力量。“不管是体测还是考试,要达标并不难,养成运动习惯最重要。”(记者 张晓明/文 陈起拓/图)

原标题:“最严”体测下的达标行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