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高质量实施,计划分两年稳步推进。”参与蓝色海湾整治项目评审的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度投资3.1亿元,主要实施5.2公里自然岸线的整治修复,种植40公顷红树林、保育修复36公顷黑脸琵鹭栖息地、退养还滩437公顷;2020年将投资4亿元,全部完成整治项目。 放飞蓝色梦想,创新引领开拓。我市创新理念,将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系统修复,充分考虑兴化湾、湄洲湾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禀赋、水文动力等自然条件,统筹兼顾海洋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构建区域海洋生态安全格局。同时创新技术路径,研究兴化湾、湄洲湾区域内野生动植物、水体、生态系统演替,从兴化湾大面积开阔水域入手,构建和长效维护滨海健康的水生态环境,改善木兰溪入海口人居环境。 眼下,我市正加快编制《木兰溪流域系统治理总体规划》。计划投资30亿元对以65平方公里绿心为重点的湿地以及木兰溪河口兴化湾海岸带进行生态修复和提升,着重打造生态绿心,综合实施清淤清障、水系连通、截污收污、生态引水、海岸加固和修复等,留住乡愁野趣,保护水文化和历史水工程水环境。同时,串联木兰溪沿线的水系、湿地、荔枝林、海岸等生态敏感区,彰显“壶山兰水、荔林水乡”,发展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建设极具荔林水乡特色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三湾潮涌,驻足湾畔,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轮廓清晰,优美的生态海岸线正不断延伸。从科学谋划、着眼长远,再到创新机制、统筹推进,港城莆田的“耕海之道”正不断发酵、释放活力。(湄洲日报记者 许爱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