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莆田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莆田仿鞋调查:“鬼市”交易 大经销商月赚近百万(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2
摘要:“当时太火了,国内市场一直处于断货的情况,1000多元的鞋被炒到了三四千元。”赵兵回忆称。那段时间里,国内几乎所有球鞋商家都疯狂地联系着专卖店、代购买手、黄牛党等渠道,只要有这款鞋,不管数量、尺码,一扫

“当时太火了,国内市场一直处于断货的情况,1000多元的鞋被炒到了三四千元。”赵兵回忆称。那段时间里,国内几乎所有球鞋商家都疯狂地联系着专卖店、代购买手、黄牛党等渠道,只要有这款鞋,不管数量、尺码,一扫而空。

正品市场一鞋难求,林明却通过仿货狠赚了一笔。

2016年2月,林明经过和多家莆田仿鞋商贩交流和筛选后,以每双120元的进货价购买了100双“绝对看不出任何问题”的仿鞋,并迅速通过贴吧、微信、QQ群等渠道,以40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短短几天时间,这100双鞋被兜售一空。

“现在回想起来,那鞋其实仿得很烂,但耐不住玩家追捧。”林明粗略算了下账,这笔生意自己赚到了近3万元。于是,林明开始频繁往返于莆田,几乎每个晚上都混迹在电商城中,以结识更多的仿鞋店家和工厂作坊。

“必须要获得源头人脉,再不济也需得到一手货源。”林明说,“仿鞋价格本来就不高,如果货源还被层层加价,基本没什么利润了。”如今,林明手上有着数十个来自莆田的“上家”,分别为他供应着不同品牌的球鞋,其中包括仿鞋作坊。

手握上游货源的林明一改此前四处兜售的销售方式,他招募了三四十位下线。为了减轻下线的压力,林明没收对方任何押金,也不用对方付款压货,而是更直接的“代发”模式。

所谓代发模式,即是由林明负责将每天上新的潮鞋图片、尺寸、文字说明等发给下线,再由下线加价后在微信群、朋友圈上进行推广宣传,成功接单后再通知林明统一发货。

“现在一双普通版本的仿货,价格基本就是100多元。而我往往是130元的价格提供给下线,他们再自己决定卖多少。”林明称,只要下线收钱后将进货款打给自己,再直接安排发货给客人就行。

记者了解到,这种模式如今成为莆田鞋商最为常用的模式。“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客户,下线也会再去找下线。这行业就像金字塔般,下线越多意味着客户越多,走货越快,赚得也就越多。”林明说。

高仿鞋成本100元,号称“过毒”却是一眼假

5月25日,在林明的引荐下,记者在安福电商城附近的茶楼联系上专做球鞋批发的张丹(化名)。在得知记者计划做球鞋生意时,张丹表示,“找我就对了。”

从小在莆田郊区长大的张丹,早在10多年前,家里长辈就开始从事球鞋生产工作。在长辈的影响下,张丹也开始接触球鞋生意。

为了将鞋仿得一模一样,张丹曾花了十多万元买回上百双正品球鞋。“基本上市面上出一款热门球鞋,我都会买回两双。”张丹说,一双球鞋用来拆一遍,仔细研究鞋底、面料、里布等配件,再四处寻找同样材料进行1:1的仿造。而当仿鞋成型后,则和另一双正品鞋进行反复对比,直到肉眼看不出来才算成功。

“以前市场监管不是特别严格,走量大,什么鞋都可以做。”张丹称,随着监管的越发严格,自己也谨慎起来。“现在一双普通的仿鞋制作成本不到100元,批发给下家盈利空间也就20元的样子。但如果被抓了远不止罚款这么简单,风险太大了。”

张丹说,为了规避风险,如今莆田仿鞋作坊大多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一部分作坊做鞋面,一部分作坊做鞋底,最后再将这些零件拼凑成一双完整的鞋。“还有的工厂只做一两款鞋,不敢什么款都做。”

在记者向张丹咨询如何能赚取更大利润时,张丹建议,为了迎合市场追捧,在销售球鞋时可以将鞋标为“公司级”、“过毒版”、“普货”等不同等级。

所谓过毒版即是能通过“毒”、“get”等国内专业运动装备论坛的鉴定,通常这类鞋和真鞋几近一致。而“公司版”则略低于过毒版,但做工仍比较专业。最普通的“普货”版本,则在做工、细节都很一般,甚至不排除粗制滥造的情况。

等级不同价格自然也有所不同。记者查阅一位做球鞋生意的微商朋友圈看到,以一款原价近3000元的联名款兵马俑球鞋为例,该商家所标注的过毒版价格高达1200元,公司版价格为600元,而普货只需要300多元。

“其实这些版本都只是商贩为了盈利的噱头而已。”张丹坦言,“作坊就两款鞋,做得好的和做得差的。”

据另一位档口老板透露,鞋商在和买家交流时,能够大致了解对方对鞋的了解是否专业。如果遇到新手,很可能会利用对方不懂行,但又想购买和正品相似仿鞋的心态,建议对方买过毒版,“但发过来的究竟是公司版,还是普版,谁也说不清楚。”

“当时对方发过来的鞋,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被懂行的朋友称是一眼假。”5月25日,一位曾在仿鞋商贩处上当的网友表示。此前他曾以1300元的价格买了双号称“绝对能过毒检测”的潮牌球鞋,但到手后经懂行的朋友指点却发现,鞋和正品在鞋舌、印花等细节处和正版都有着明显出入。在和对方沟通后,对方以“工厂发错货”为由答应换货。“差点就被骗了。这鞋肯定达不到过毒版的标准,甚至可能就是双普通版。”

严厉打击侵权假冒在行动

5月15日,国新办就《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表示,侵权假冒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造成危害,中国政府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的立场明确而坚定。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