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了这么久,盼了这么久,现在学校有了,编制有了,换回来的是更重大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如何培养人才,给社会一个交代?”郑智专说。按照以往经验,艺术学校在应届毕业生中挑选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苗子,建设队伍保留阵营。强大队伍,每个演员的成长速度就快。建立一支莆仙戏的新兴队伍,势在必行。 而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莆田学院,近年来也为莆仙戏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不俗的贡献。“今年音乐学院准备先在校内开办莆仙戏兴趣班,明年由莆田学院上报申请开办莆仙戏方向的专业。将莆仙戏作为重头戏来做。”莆田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林荣华说,莆田莆仙戏目前面临的危机实实在在摆在众人面前,有待解决。在当前莆仙戏作曲、导演、编剧等一系列人才缺乏的情况下,莆田学院开办莆仙戏专业,意在培养专业性、理论性强一些的莆仙戏人才。 2016年,莆田学院音乐学院作为主体单位向福建省申请梆鼓咚传承基地,并于今年6月份获批。据林荣华介绍,这几年莆田学院把独具地域特色的梆鼓咚、十音八乐、莆仙戏等都引到课堂上来,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戏曲通识教育水准。 2016年,中央教育部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借着这一契机。莆田学院积极地与莆田艺术学校合作,在培养输出莆仙戏高端人才的同时,也培养适合中小学的戏剧进校园的专业师资。 莆田艺术学校,经历20世纪80年代下坡,90年代没落,到如今的上升,需要一个过程。几十年历史的欠债,一天是还不出来的。郑智专说,人要有理想,只要做了,就不会是空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