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月,新能源汽车遭遇三连降,部分相关企业面临生存险境。然而,宁德时代不但收获了来自全球主机厂源源不断的订单,而且斥巨资在海外建厂。这源于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选择。 在外界看来,诸多光环笼罩着宁德时代。成立仅六年,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超越日韩电池巨头……近日,借助探源之旅—2019一汽-大众供应商采访活动,《选车网》来到宁德时代实地访问调研。 走进宁德时代能够亲身感受到,该公司上上下下都非常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这应该与宁德时代今年的业绩异常优异有直接关系。 据悉,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达到17.3GWh,超越松下(15.5GWh)排名全球第一。该公司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宁德时代营业总收入202.6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6.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2亿元,同比增长130.79%。 盈利高奏凯歌的宁德时代,在全球汽车业一片萧条的背景下展开逆周期投资。据介绍,今年该公司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18亿欧元建起了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未来主要为欧洲市场提供服务。 然而,正当宁德时代雄心勃勃地迈出全球化扩张步伐的时候,由于补贴大幅退坡,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却出现下行势头。乘联会数据显示,继7月新能源车出现同比、环比双下降的历史性拐点后,8月、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再度分别下滑16%和33%。 对此,《选车网》提问道:“未来宁德时代如何保证盈利?”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陈伟峰表示:“补贴退坡后比拼的是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而只有扩大生产规模,产品的经济性才能显现出来。” 很明显,宁德时代对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非常自信。而它的自信来源于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以及提高自动化程度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据介绍,2015~2019年上半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共60亿元。2019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当期营业收入近7%,基数及占比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在降本增效方面,2012年该公司一条生产线一分钟只能生产两个电芯,并且需要150人进行操作。到2018年,一条生产线一分钟生产的电芯数量达到20个,并且工人数量减少到36个。 此外,在“双积分”政策压力下,新能源积分比例逐年提高,传统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是宁德时代看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前景的重要原因。据悉,目前宁德时代的客户包含了宝马、奔驰、大众、吉利、长城等国际国内主流乘用车主机厂,目前有接近100万辆装载宁德时代产品的新能源车在路上行驶。以一汽-大众为例,高尔夫-纯电、宝来-纯电都装配了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 虽然宁德时代电池出货量占据全球第一的领先优势,但背后隐藏的风险也需警惕。 在技术方面,该公司财报指出,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同业竞争方面,9月24日外媒报道,大众汽车已经在德国萨尔茨吉特的卓越中心开设了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未来,大众将在这里与瑞典的初创公司NorthVolt建立一个完整的电池制造工厂,未来或将成为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竞争对手。 当然,宁德时代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性。众所周知,宁德时代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对于本土电池企业的扶植和保护。然而,一方面6月底动力电池“白名单”已然取消,中外电池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另一方面,今年泰达论坛上,虽然财政部再次强调坚持纯电动车的方向不动摇,但论坛也释放出新能源发展百花齐放的信号,并且当前地方政府发展氢燃料电池的热情更高,市场上对甲醇替代燃料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可见,纯电动车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改变,未来新能源车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选车网》通过走访发现,虽然新能源市场遭遇波动,未来行业发展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但宁德时代依然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并且以更加积极务实姿态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