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医疗点、在社区、在企业,处处都可见到东侨环保人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使命,诠释着环保铁军的责任担当。 面对复杂的防控形势,东侨生态环境分局党组及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服从指挥,勇挑重担,认真落实省、市、区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奏响疫情防控“三部曲”,全面投入到我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中。 提前谋划 吹响“集结号” 1月23日,东侨生态环境分局在收到上级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当日,立即开启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实时分析疫情动态。1月24日,迅速成立东侨分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进行具体工作安排,全体员工取消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吹响防疫工作“集结号”。 随着疫情的延续,东侨生态环境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抽调党员骨干力量召开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专题会议,并形成专项小组、制定计划,严格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为做好疫情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做好计划。 “多少党员干部、人员组成哪些小组,小组分工。”分局局长杨明武表示。5名党员和9名干部,由党支委委员牵头分成3个小组:医疗机构排查组、社区居民排查组、综合协调组 针对宁德市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综合协调组第一时间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对接及协调配合,确认医疗废物的交接、转运及处置量,医疗机构排查组根据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数据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进行单独包装、交接、运输和处置开展检查,共同推动完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联防联控机制。 “为了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的应对准备工作,我局形成每日汇总前一日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置情况,全面掌握医疗废物的产生情况、转运设施和处置设施能力及分布情况,并在当日开展形势分析和研判。”杨明武表示。 迅速行动 打响“作战令” 切断二次污染源,环境监管是关键,在疫情防控中,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在处置方面必须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只有妥善管理和处置医疗废物,才能有效防止了疾病传染和环境污染。 “医疗废水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在此期间,新冠肺炎病人或者疑似新冠肺炎病人的排泄物和清洗废水在投放消毒剂充分灭菌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切实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监测站负责人陈亮表示,因此环保执法人员迅速打响“作战令”,检查我市医疗废物贮存间是否规范,医疗废物是否及时处置、医疗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就显得尤为重要。 “疫情期间定点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及医院医疗废物存储情况检查存在风险,目前防护措施跟不上,我牵头党员和科室负责人先上。”1月27日,该局局长杨明武带领骨干力量第一时间前往市医院东侨院区,面对防护设备单薄、医疗废水、废物存在传染的风险等不利因素,杨明武以身作则与组员配合对医疗废物贮存和污水消毒、医疗废物处置及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此后,该局还迅速在东侨区域64家医疗门诊开展医疗废物产生情况排查,切实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产废医疗机构做到医废日产日清,严防“二次污染”。并对医疗机构产废量与宁德市医废处置中心收集量进行核对工作,严格管控医废收集、转运、处置全过程。 同时,按照局分工安排由专人负责拨打医疗单位掌握营业状态,并要求营业医疗单位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数据更新)现阶段营业医疗机构管控共25家,出动87人次(2月3日-2月10日)对医疗机构开展排查模底。 全力以赴 唱响“抗疫曲” 2月10日以来,在煦暖春光里,我市各大重点企业、项目陆续复工复产。而东侨区锦绣家园小区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居住小区,防控任务显得就尤为重要。 因此,在接到上级任务后,东侨生态环境分局党支部把锦绣家园小区“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分局各党员带好头、站好岗,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分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而在这其中,涌现出许多党员干部主动靠前,做好锦绣家园的“守门员”的身影。 东侨监测站负责人陈亮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站在前列、冲在第一线,在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筑牢疫情防控“免疫墙”。 东侨监测站负责人陈亮同志自进驻锦秀家园工作以来,结合小区物业及企业,建立人员分流管理、小区疫情应急处置流程、小区居民一张图、加大疫情防控宣传等方面工作,以提高监管,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