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是闽江之源、福建的生态屏障,素以“生态高颜值”著称。为进一步厚植绿色优势,南平近日正式发布《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及其配套政策体系,七大产业开启绿色发展新征程。日前,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伍斌就此话题接受新华网专访,深度解读南平七大产业绿色发展规划以及南平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途径。 精彩观点
1 伍斌 南平的‘生态美’要转化为‘产业美’
南平的‘生态美’要转化为‘产业美’ ?vid=468269
福建南平是闽江之源、福建的生态屏障,素有“中国竹乡”“南方林海”“福建粮仓”等美誉;南平还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武夷山更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 目前,南平正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南平很美,也美得很有特点。就南平的“美”来说,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在生态。南平的绿水青山,让人陶醉,特别是水,其中河流流域面积在四千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八条,占到福建全省的四分之一,93%以上的水质属二类水。 二是美在城乡。南平的城市是“城在水中,景在城中”,山水融合,城景相依。还有,南平的农村,也很美,举目望去,我们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民俗乡村,也有现代化的新型农村,随处都是景区,随处都是景点。 三是美在产业。目前,南平市正着力打造七大绿色产业,包括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我相信,通过我们持续地推进,若干年之后,南平的生态美一定会在我们的产业美上得到实现。 四是美在人文。南平不仅仅要打造生态上的“水美城市”,还要通过对朱子文化、茶文化等优势的挖掘,来提升南平的人文气息。 我想,做到了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我们南平的未来一定会很美的。 在我看来,南平美得有特点,是因为我们做到了几个“特”。 一是“特”在体制机制。这个机制体制包括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自然资源负债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等,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二是“特”在路径。南平走的是低碳的路子,通过探索发行绿色债、加快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抓好“水美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将特殊优势体现出来。 三是“特”在举措。目前,南平正在走生态工业优化、生态旅游集聚等路子,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 可以说,这三个“特”成为南平绿色产业发展的根基。
1 伍斌 南平绿色产业要走立足过去又面向未来的路子
南平绿色产业要走立足过去又面向未来的路子 ?vid=468268
今年初以来,南平邀请国家部委专家帮助梳理确定了七大绿色产业,4月上旬开始启动绿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经深入调研、反复论证,七大产业规划、行动纲要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顶层设计相继完成。 11月15日,《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及其配套政策体系正式发布,意味着南平绿色产业发展体系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 在实践中,南平绿色产业发展要秉持四个原则。 一是以生态为本。绿色产业贵在生态,好在生态。 二是创新引领。发展绿色产业,不能简单走过去的路子,而要通过创新,包括体制机制的创新、科技的创新,走出一条和过去相关但是又能够走得更好的路子。这条路应该是一条立足过去又面向未来的路。 三是统筹优化。绿色发展要把握好区域布局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是融合发展。这包括区域之间的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则要实现“三化”,即“高技术化、高附加值化、低碳化”。 所谓“高技术化”就是要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期待各类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在南平转化落地。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南平的传统产业。 “高附加值化”就是有限的资源进入产业链环节,要将它“榨干用尽”,不仅要补齐原产业链中缺失的环节,还要把这个链条延伸开来,由点到线再到聚群,形成产业聚群、产业融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延链聚群”。 还有就是要实现“低碳化”。节能减排降耗的过程,就是低碳化的过程,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过程。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选择这七大产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1 伍斌 南平打造‘政策洼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南平打造‘政策洼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vid=468267
目前,南平还积极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以突破性的政策,促进跨越式的发展。最近,南平市委常委会又研究了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十条政策。这十条政策,应该说是很优惠的,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在金融、财政政策上,南平设立了3亿元的绿色产业发展资金、100亿元产业基金、5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以及10亿元PPP引导基金,并对在福建省证监局完成上市报备并进入辅导期的企业,奖励100万元;鼓励企业直接融资,给予3年以内贴息,每年贴息可达100万元。 在人才扶持政策上,南平每年投入2亿元以上人才经费,并准备按照每年15%的速度来增长,期待今后会有更多的人才集聚到我们南平。 在审批服务方面,南平实行绿色产业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免费代办制”,实现项目落地前审批事项“零收费”;对绿色产业项目,所有审批办理时限压缩到最短时限要求的50%以内。
1 伍斌 绿色产业发展不能够单打独斗
绿色产业发展不能够单打独斗 ?vid=468270
南平发展绿色产业,除了提出目标和政策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选择好我们要走的路径。 从路径上面来说,我们主要有这么几个: 一是实施优势品牌的打造行动。把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产品品牌做出文章。 二是实施卓越企业的培育行动。围绕南平的优势和潜力,培育一些在行业、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三是实施产业融合的促进行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不能够单打独斗,要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路子。 四是实施创新能力的提升行动。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五是实施人才动能的激活行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期待天下人才聚集南平。 六是实施“互联网+产业”行动。通过将线上线下互动起来,不仅提升产业的基本素质,更要通过数字信息来提升产业的发展能力。 七是实施产业平台的升级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