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南平

旗下栏目: 福州 厦门 泉州 莆田 宁德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南平:中国科技特派员发源地的新光景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18
摘要:南平:中国科技特派员发源地的新光景

  新华社福州12月18日电   寒冬的闽北大地依然热闹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王台镇大片的百合大棚里,一株株百合花枝青翠、亭亭玉立。正值百合陆续出花时节,农民们热火朝天地采一茬、种一茬。每天数万枝新鲜的百合花苞通过冷链物流中心运往中国各地。这样的情景将一直持续至明年5月。

  百合喜凉,开在冬春季。被誉为“中国百合之乡”的南平市延平区,是全国百合花鲜切花六大主产区之一。全区百合种植户达240多户,年产量可达4000万枝。其中以王台镇为主,约有花田6500多亩。

  这里的百合故事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说起。卢柳余是区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高山开辟出第一片人工百合田。“那时去了一趟上海,发现百合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回来就试种了一二亩。”卢柳余回忆道,“由于百合种植容易受温度、土壤等条件影响,而且高山花期短,一直没有大规模推广,直到‘科特派’来了后。”

  卢柳余口中的“科特派”,便是1999年发端于福建南平、而后推广至全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一项助力农业农村的创新工作机制。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闽北大地遭遇了一场劫难。1998年夏的特大洪灾令农业损失惨重,加之科技服务“线断、网破、人散”,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南平市干部们“驻村三昼夜”,问计于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迫切需求让决策层深思论定,必须选派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

  当年12月,刚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吴敬才被派驻王台镇溪后村,指导农民种植技术,并为当地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如荷兰的香水百合、板栗南瓜等。之后,南平市于1999年初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分赴215个乡村开展科技服务。就这样,一项新机制应运而生,不仅为当地带来转机,更在日后造福了6500万中国农民。

  在延平区谈及百合种植,“有问题就找陈文靖”。陈文靖也是首批科特派中的一员,毕业于花卉专业的他自称“眼里只有百合”,多年来,全身心投入百合产业的培育中,每年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田间地头。

  “记得1999年冬天,高山百合遭遇霜冻几乎全军覆没。”为了对抗自然因素的影响,陈文靖探索引进适合本土种植的百合品种,如“索邦”“西伯利亚”“木门”等,并引导农民从高山转到平原种植。

  “除了气候之外,百合生长还需要偏酸性土壤。”陈文靖索性住进镇子里,及时帮助种植户检测、调节土壤酸碱度,防治病虫害。

  一批又一批的科特派让农民吃下“定心丸”。村民们看到百合市场的盈利前景,纷纷加入种植行业。经过十年发展,百合已成为延平区最抢手的种植产业之一,品种增至20多种。自2009年起,延平区开始推广大棚设施农业建设并给予项目补贴。同时,以“科特派+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带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当初只是“尝鲜”种植的卢柳余率先搭建起大棚,在2010年已成为200亩花田的种植大户,并加入延平区新天地花木专业合作社,而陈文靖也是服务于该合作社的花卉专业科技特派员。

  “多年来科特派为我们排忧解难、改进技术,比如教我们在高温期把种球存放到冷库直至生根后再种,大大提升了品质。”卢柳余说。

  “目前,我们也在推广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自动种球机等先进技术,还推动成立了百合物流中心,更好地为百合种植户对接市场。”陈文靖打开了手机里百合花卉协会的微信群,群里有170多名种植户。

  “这个协会群有助于及时了解种植户的需求,解决问题。”他说,现在通讯方便多了,甚至也能通过视频指导花田的问题。

  20年来,科特派机制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农业种植技术,更扩展到品牌运营、加工、物流、金融等二、三产业领域。

  去年,王台镇溪后村种植百合的徐行州苦恼于成本资金的紧缺。正巧村里来了邮储银行的科特派,为他争取到40万元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徐行州算了笔账,贷款一年节省利息1.5万元,每亩百合净利润可达1万元。徐行州的百合园还雇了10多名贫困户帮助种植与采摘。

  “希望在这条百合致富路上能带领更多人脱贫致富。”徐行州说。

  如今,延平区王台镇正打造特色“百合小镇”,规划百合种植用地1.5万亩,结合当地既有的杉木丰产林资源,综合发展文旅产业,探索一条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在此蓝图中,打通各个产业领域的科特派团队也在不断壮大。

  仍然坚守在百合产业岗位上的陈文靖有个心愿,就是突破百合种球依赖进口的瓶颈,研发出本土的种球。他希望,“以后可以说,看牡丹去洛阳,看百合来南平”。(记者 邓倩倩 王成)

南平:中国科技特派员发源地的新光景

标签: 科技特派员 南平

责任编辑:杨艳娜

相关新闻

科技活水 流入闽北山区田间地头

闽北山区延平以农业现代化、品牌化的实践,破解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的问题 科技活水流入田间地头   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福建调研时强调,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多样性农业特点突出,要围绕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在南平市延...

南平顺昌县元坑镇: “清心”古镇续文脉展芳华

元坑镇位于福建省顺昌县西南部,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水井、古祠堂、古牌匾、古桥、古庙宇……一座座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将福峰、秀水、东郊、九村四大村落紧紧相连,形成庞大的古建筑群落。在元坑镇,人们随处可见大量设计精巧、古朴雅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一边是历史的厚重,一边...

出行请注意!今起,南平这些火车、汽车站点正式更名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