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零售的买卖模式之外,便利店的功能日益多样化。记者了解到,苏宁小店的实体门店还为其社区团购业务苏小团充当前置仓,成为家电维修等业务的线下入口,同时又是苏宁菜场自提点、快递代收发点,宛如一个“社区服务大杂烩平台”,甚至还在一些店面中增加了餐厅和酒吧的功能。 多元形态便利店的“野蛮”生长,不仅适应和满足了人们对便捷消费的需求,也在撬动着现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 零售+餐饮,生鲜食品零售店成为市民消费新选择 大饭店太贵,水产市场环境差,还要买回去自己做,想吃海鲜还有什么选择? 近年来,盒马鲜生开创“零售+餐饮”经营模式后,以生鲜品类为特色的新型零售超市在大中城市迅速铺开,受到消费者追捧。诸多企业不甘落后,京东旗下“7Fresh”、苏宁旗下“苏鲜生”、新创品牌“T11”等纷纷跟进。在实体超市领域经营多年的永辉也加入战局,打造生鲜食材体验店“超级物种”。 从地铁安贞门站A口出,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海环宇荟购物中心负一层,到尽头便看见一个大招牌上写着“超级物种”。记者来时正值午饭时间,近500平方米的餐饮区几乎座无虚席。拥有三大核心工坊——波龙工坊、盒牛工坊、鲑鱼(即三文鱼)工坊,分别零售并加工波士顿龙虾等海鲜、牛排以及日料等食物的超级物种生鲜食品零售店,已成为周边商务区上班族生鲜品类消费的优先选择。 透明可观的制作过程最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现挑,看着他做,品类不多,之所以选这儿吃海鲜,就是看中它的新鲜。”在这座大楼上班的周祎笛点了一份三文鱼刺身作为午餐。 据永辉“超级物种”北京区域总经理张景明介绍,鲑鱼工坊的食材从挪威捕捞到空运过来摆在工坊食材区,整个过程用时5到7天。 据统计,2013—2017年中国生鲜食品零售额从3.61万亿元增长到4.72万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5.31万亿元。生鲜市场购买频率高、市场规模巨大、竞争激烈。成立于2017年的永辉旗下品质生鲜体验店“超级物种”,采用的“餐饮+零售”经营模式虽非首创,却在生鲜消费升级的时代脱颖而出。 “民以食为天,但是大超市并不能满足城市中等收入者和家庭用户在生鲜领域的品质新需求,深耕生鲜供应链多年的永辉就选中生鲜作为新的业态生长点,引领生鲜品类消费升级。全国目前已有80余家‘超级物种’,全部布局在购物中心和商务区,这里的人消费水平较高,对食材品质有更高要求。全球30余个直采基地的优势帮助我们最大限度保证原材料的新鲜,同时减少中间环节的流通成本,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张景明说。 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永辉生活”APP 网上下单,3公里范围内最快30分钟送达,享受跟到店挑选相同的新鲜品质。 “超级物种”最令消费者感到舒适的是便捷的支付方式。在人工收银台和自助收银机之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接入腾讯自助扫码购的“永辉生活”APP或微信小程序用手机随时随地结账,而无需经过店内工作人员查单。 “商业损失率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并没有因为信任消费者而蒙受损失。”张景明表示。 消费者与商家相互信赖的良性互动不仅构建了舒适的购物环境,更折射出经济发展背景下中国人口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与提高。期待中国零售品牌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初心,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