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的高峰期,部分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正集中进入市场求职,为做好这一情况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近日我们会同教育部、财政部、公安部、人民银行出台专门文件,加大政策服务支持力度,同时我们也向2019届高校毕业生发出公开信,发布了政策服务指引,信息查询渠道和求职陷阱提示,将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给他们。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努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各展所长。 第一,开展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发布政策服务清单,简化政策凭证和申请程序,努力扩大基层就业、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等政策落地见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第二,推出就业指导系列公开课。8月起将陆续上线,同步开设在线指导咨询,组织专业力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方法、就业手续等方面的指导,更好帮助他们解决求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开展系列专项服务活动。8-9月份,将部署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行动,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集中跟踪帮扶,提供岗位信息、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9-11月,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秋季专场,组织线上线下和跨区域巡回招聘。11月底12月初,开展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面向往届毕业生和2020届毕业生,提供招聘指导等各类服务。 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将始终把困难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持续抓好三年百万见习计划、青年就业启航计划的实施,帮助青年更好融入就业市场。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发言人刚才提到社保卡“一卡通”便民服务工作在稳步的推进,请问下一步的相关情况可以介绍一下吗?谢谢。 翟燕立: 社会保障“一卡通”一直是我们长期的、始终坚持的工作目标,截止到6月底,社保卡的持卡人数已经达到了12.77亿,覆盖了全国91.5%的人口,提前一年多完成了“十三五”的目标。目前,仍在以每个月新增近千万张卡的速度向前发展,向“人手一卡”的目标快速迈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社会保障“一卡通”也正是这一全国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卡目前快速普及,有这么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应用的快速度拓展。在应用领域方面,社保卡已经广泛应用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就医结算、就业服务等等这些工作里面,成为了这些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今年,我们还将以养老保险和人事考试等业务为重点,进一步拓展社保卡应用范围,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以上这些主要是在人社领域的应用。同时,一些地区还将社保卡拓展用于其他的公共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比如用社保卡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凭社保卡乘公交、进公园、借阅图书等等,所有这些都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也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海南、雄安等先行先试地区,正在探索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新模式。在应用地域方面,社保卡作为唯一凭证和结算工具,在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保卡做到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上一次发布会的时候,我曾经谈到去年4月份在福州的数字中国峰会上签发了第一张电子社保卡,电子社保卡是实体社保卡的线上形态,电子卡和实体卡一一对应、唯一映射,截止到6月底,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75个地市、149个渠道都可以签发电子社保卡,目前电子社保卡的签发量已经达到2500万张,电子社保卡把社保卡装在了手机里,实现了社保卡线上线下融合,全国一卡通用,真正做到了群众走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第三,我刚才提到了要以“一卡通”为入口,推进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门户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近期将上线试运行。先行提供这么几项功能:社保年度参保信息查询、待遇资格认证、养老金测算、社保关系转移查询、异地就医查询、境外免缴申请、社保卡和电子社保卡状态查询等等,这些都是全国性跨地区服务,后期我们将进一步推广更多的“一网通办”事项,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人社服务。谢谢。 卢爱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9年上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就业 工作进展情况: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稳定在5%左右的水平。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1%,同比降低0.22个百分点。一是高位推动就业工作。召开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就业创业工作。二是就业创业政策持续落实。启动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行动。开展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和技能提升工作。今年以来,全国向2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154亿元,惠及职工1352万人,向47万名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7.5亿元。三是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稳步推进。实施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青年就业起航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出台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文件、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评选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举办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四是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印发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各项职业培训行动计划,扩大培训规模,不断提高培训质量。五是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有序开展。推动落实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等专项活动。持续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积极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指导各地建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推动稳就业攻坚行动落地见效。完善就业统计监测体系,强化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加大稳岗支持力度。完善返乡创业政策措施,提升创业服务能力,打造“双创”升级版。二是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妥做好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职工就业工作。三是推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发布政策服务经办清单,规范网上招聘行为,落实实名制就业服务,积极组织开展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二、社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