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美术界,画家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寻找着国画发展的新道路。有像齐白石、吴昌硕这样的延续传统派,有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将西方写实理念引入国画的"蒋徐体系",有吴冠中、林风眠这样的"中西合璧"模式。而在这些主要的体系之外,还有像杨国新这样融贯中西致力于追求"油画本土化”创作方式的实力派画家。 杨国新,1956年出生于阜阳,祖籍山西长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安徽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九三学社安徽省书画院院长,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在对艺术的茕坚探索中,杨国新汲取了皖北大地中国水墨的骨血滋养,气度儒雅,言谈精炼,来自中西方美学的双重沉淀,在他身上映射出一种风采交叠与格调融会。“画张好看的画”,是画家杨国新的艺术立场、艺术理想和艺术追求,同时也反映出画家不骄不躁、不浮不滑的平常心态;无疑,有此心态,其作品才能从容自然,平实贴切,言而由衷。在杨国新看来,一张好看的画不仅要笔墨色彩好,它还应像人一样,要有深度和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唯有生命与艺术同步,作品才能产生直击内心的艺术效果。 数年来,他行走在东方国画和西方油画之间,不断在中西绘画语言和方法的实践中创新求索,力求作品与这个时代接轨。 按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动美术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用艺术精品来反映时代的精神,以釆风、创作等多种形式讴歌时代发展、追寻并努力实践“中国梦”。 杨国新曾多次组织画家到乡村、工矿企业、革命老区等地采风、写生。 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坚持传承与创新,坚持艺术为人民服务,为时代服务的理念,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创作跟多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让他们成为鼓舞人心的一份力量! 在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像里程碑一样矗立在神圣的艺术殿堂,他们如坐标一样时刻提醒着我们,从何处而来又将向哪里去。在当代中国绘画史上,杨国新就是这样一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