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福建省福州市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75.69万,同比增长23.49%;今年1—5月,1000家“双百双千”工业企业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实现正增长的共839家,累计规上工业总产值比增10.3%;全市第三产业“双百双千”正增长企业数925家,占企业总数86%;全市实际到资23.9亿元,同比增长24.1%,总量居全省第二。 ……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福建省福州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全力做好常态化、精准化防控工作,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加紧落实“六保”任务,打出系统性、连续性的政策“组合拳”,为市场主体雪中送炭,为重点企业纾困解难,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有力推动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回暖、企稳回升。 聚焦龙头增产增效 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实现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疫情发生以来,福州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盯紧产业龙头和有潜力的优势企业,积极帮助中小微企业,密集出台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提升服务,进一步打通政策链、服务链、操作链,为市场主体排忧解难,推动了全产业链有序复工复产、加快全面复苏,千方百计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产业强则经济强。疫情之下,福州市聚焦产业龙头和有潜力的优势企业,出台密集政策,加强走访帮扶,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心剂”。 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传感器车间里,工人正在争分夺秒抓紧生产。疫情发生后,企业积极转产红外额温计,目前已开始批量出口。 即便如此,复产后的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仍面临疫情对市场、供应链的各种冲击,好在政府和各部门及时行动。4月21日,福州市启动“双百双千”增产增效行动,重点筛选2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工业企业、100家建筑业企业、1000家第三产业企业,通过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加强金融信贷支持、落实税费奖励等政策支持,各部门深入企业一线强化服务等,集中力量支持龙头企业和有潜力的优势企业增产增效,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定基本盘,培育新增长点,全力推动福州经济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有了政策的支持,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减轻,相关部门也多次来企业走访,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公司将强化市场研判、加强产业研发、拓展产品销售,抢订单、争业务,努力实现达产、满产、超产,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上润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让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全体员工纷纷撸起袖子,投入到防疫和复工复产的热潮中。“今年1月至4月,公司产值6.9亿元,实现稳定增长。”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福州市第一时间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复工复效的通知》,在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方面同步发力,通过鼓励营业场所有序恢复正常营业、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鼓励开展促消费活动等12条具体政策措施,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服务业企业尽快复工复效。 4月15日,“惠聚榕城消费季”活动启动。福州市不仅发放了3期总额1.64亿元的消费券,还拿出3000万元资金开展“购车享补贴”活动,拉动消费明显。其中,消费券核销率达70.88%,直接拉动消费金额7.85亿元,直接撬动杠杆比例6.75倍。 “六稳”,稳外贸、稳外资居其二。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福州市积极谋划,多措并举促稳提质,培育外贸新动能,促进外资逆势进取。 大东海集团,集钢铁、化工、地产、经贸等业务于一体,旗下拥有20多家企业,固定资产430多亿元。“在福州市商务局等部门的牵线搭桥和积极推动下,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计划为我们制定专项贷款方案,方便企业扩大业务,做大做强,相关业务正在洽谈中。”大东海集团相关负责人说,有了政府的助力,集团如虎添翼,今年可望进口500万吨铁矿石,预计进口额达30亿元以上,创造年产值超百亿元。 切实为外贸企业纾困解难。福州市建立涉及150家外贸企业的金融帮扶“白名单”,积极争取商业银行运用央行再贷款、政策性资金以及“一企一策”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外贸专项信贷额度。不仅如此,继此前出台《2020年福州市进一步推动外贸稳中提质若干措施》后,福州市又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稳外资稳外贸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政策组合拳精准有力,服务不断优化。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加大改革力度,主动靠前服务,重心下沉,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问题,在政策落实、主动服务中解决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提升存量、挖掘潜能,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福州市工信局11个局领导挂钩服务小组,加强与工业“双百双千”企业的沟通服务,深入企业现场,着力解决企业提出的生产经营堵点、难点问题。由福州市商务局领导带领的11支小分队分赴县(市)区,密切联系走访商贸服务业企业,送政策上门,助力解难题。助力市场主体快速复工复产,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就近办”等多渠道的企业登记审批模式,并在企业开办中推行企业设立、印章刻制、发票申领、“五险一金”、无偿代办、开办咨询“六合一”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福州速度”。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提振了龙头和有潜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信心。在它们的示范带动下,全市经济呈现持续回升的态势。 稳岗减负保障民生 疫情之下,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被打乱,如何稳住千家万户的“饭碗”,就是最大的民生。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福州市始终坚持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将推动复工复产作为稳定就业的头等大事,通过用好社保减免等政策,发放一次性稳岗补贴,开发公益性岗位,推广“共享员工”机制、“三包”接员工等举措,全力做好企业稳岗工作,想方设法保障最大的民生。 “我们查了一下账户,汇入了几万块钱,原来是部分稳岗补贴”,福建蓝建集团总经理说,“没想到这么快发放,真切感受到福州市委、市政府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