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虎门镇万科城市之光项目销售也称可以通过补缴个税的方式帮助客户获取购房资格。“你需要交几万块钱,然后我们要找第三方公司来帮忙做。”该项目销售人员表示。但该项目销售人员不建议购房者以这种方式购房,“通过补缴社保的方式会更好”。 实际上,在调控政策比较严厉的东莞中心城区,很难通过补缴个税或社保延期的方式获取购房名额。东莞中心城区多个楼盘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未获得东莞购房资格的人不能在东莞买房。 针对上述所涉及的项目问题,记者致函采访了奥园集团有限公司等房企以及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税务局等相关部门,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复。 政府提高限价标准 事实上,从2012年以来,东莞一直实行限价政策。而从2016年10月开始,东莞不断加码调控以后,政府在限价方面愈加严厉。有不少开发商在高额土地成本的压力以及想要获取更大利润的驱使下,用“双合同”的方式来规避限价。 位于虎门镇一项目,一套95平方米的三房户型需要额外缴纳41.6万元的装修费用,平均每平方米达到4300元。销售人员表示,这43万元可以用按揭贷款的方式来支付,首期仅需支付13.6万元,剩余28万元最长贷款年限为8年。 普遍来看,收取了装修款项的楼盘项目均为精装交付,然而,记者发现,有的楼盘毛坯交付也存在“双合同”。 位于东莞滨海新区的“虎门印象”楼盘项目(别名“依林家园”),近期开盘销售的是17号楼,价格大约为2.5万元/平方米。同时,此前开盘的12、13号楼也在销售中,这两栋楼备案价格大约在1.9万元/平方米,而销售价格却在2.15万~2.2万元/平方米之间。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2018年东莞限价标准比较低,备案价格上不去,因此需要拆分双合同,大约拆分2000~3000元/平方米。然而,这两栋楼拆分了装修合同却不包含装修,记者了解到,这两栋楼均为毛坯交付。 “政府的限价在2万元左右一平方米,但是周围土地的楼面价已经达到每平方米2万元了,不拆分双合同就没有钱赚了。”一位销售人员表示。而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意识较为普遍。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房企采取双合同无非是几方面原因,一是土地成本、开发成本过高。当某楼盘项目获取土地的成本过高时,政府出于宏观调控的考虑无法直接放松限价,有时候对这种“双合同”的管控会相对宽松。另一方面是有的开发商根据市场情况,当市场上双合同现象普遍存在的时候,开发商想要获取更多的利益,也会跟随所谓的“趋势”采用双合同。 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东莞限价标准分为三类,一类价格标准为低于22909元/平方米(含),主要在莞城、塘厦、凤岗等16个镇区实行。二类标准为低于17293元/平方米(含),主要在樟木头、茶山、红梅等13个镇区实行。三类标准为低于13936元/平方米(含),主要在桥头、中堂、长安、谢岗4个镇区实行。 2019年,东莞两次调整普通价格住房标准。3月,东莞将三类价格分别调整为一类低于24718元/平方米(含)、二类低于18451元/平方米(含)、三类低于14289元/平方米(含)。 调整后,在今年3月以后备案的楼盘双合同现象少了很多。有楼盘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此前政府限价,因此他们需要拆分双合同,同一楼盘项目,近期备案的楼栋直接以备案价格销售,签单合同。 8月30日,东莞再次调整普通价格住房标准。调整后,一类标准低于26483元/平方米(含),主要在长安、南城、松山湖、凤岗、莞城等13个区镇实行;二类标准为低于19535元/平方米(含),主要在石排、道滘、黄江、企石等17个区镇实行;三类标准为低于15309元/平方米(含),主要在横沥、桥头、谢岗三个镇区实行。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指出,从实际情况来看,东莞此次调整的限价标准还是低于市场预期。一方面有地价上涨导致的开发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市场的表现较好,因此开发商对于市场的预期会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