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房屋、建设年代、结构、维修时间、目前安全系数……打开“镇江市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可以轻松地看到房屋的“健康”状态。该系统是去年市住建局开始牵头搭建的新系统,为全省首创,旨在及时了解房屋的现状,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天和星城小区是该系统试运行的首个试点小区。 在天和星城小区,社区居委会专门设立了“房屋安全工作站”。工作人员打开“房屋地图平台”软件,点击“健康调查登记”模块,鼠标指标停留在哪幢房屋上,界面便跳出该幢楼的楼号、地址、房屋评估结论、最近调查信息等。 “对既有建筑进行普查,并为它们建立健康档案,这是给房子上‘户口’。”市建设工程抗震和安全鉴定办公室主任轩元告诉记者,“建档后,社区及物业管理工作人员通过日常巡查,及时了解房屋的装修、拆改现状,如属违规第一时间向管理部门反映,能够有效制止乱拆乱改等行为;如在安全合规范围内,则及时对房屋健康信息进行更新留档。” 近年来,房屋使用安全隐患日益凸显。一方面是因为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盲目改扩建、挖地下室、加层增大房屋荷载,拆改房屋主体结构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行为都在侵蚀着房屋的“健康”。另一方面,在既有建筑中我市还有许多历史年代久远的企业福利房、老旧街区房屋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也给百姓安居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此次,市住建部门借助“互联网+”,在房屋安全管理中逐步为既有建筑建立健康档案,可以及时追加记录房屋的维修拆改现状,形成实时更新的动态管理系统,消除房屋结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危旧房及重点建筑的即时了解,这都为自然灾害来临前的预防或老旧片区房屋征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轩元在采访中坦言,房屋健康档案,可以让二手房交易更加透明可靠。“一屋一档”,房屋健康档案追随房屋“终身”,房产交易部门在调档时,该房屋的建造年代、房屋结构、产权人是谁、曾遭受过怎样的自然灾害、什么时候进行过维修,以及什么时候进行过安全鉴定等等,都被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这些真实信息均可供购买者参考。 昨天,全省房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与会者实地参观了镇江市房屋安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镇江首创、为房屋“上户口”的做法得到全省业内人士的普遍肯定。(司马珂 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