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记者都会报道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的一个工作会议。这个会议会回顾前一年的工作,强调当年的重点,其中透露的很多干货都和嘉兴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疫情影响,今年的这个会议有些推迟,但不会缺席,今天上午,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主要聚焦“五城”共建。无论你关心的是征收计划、休闲绿道、农房建设、老旧住宅区改造,还是行业动态,都可以从中找到些许答案。关于2020年嘉兴住房城乡建设,记者为你梳理如下:
1、聚焦“品质嘉兴”建设,打造品质之城
品质提升
加快推进南湖区域景观提升、南湖夜幕、环城河亮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和中环南路、体育中心等重要道路节点景观提升。
城市有机更新
编制中心城市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启动城市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
服务保障
全力服务保障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强化品质管控,打造精品工程。
文化复兴
修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规划,重点打造“一带一轴一街”(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文化中轴、中央文化大街),系统提升“重走一大路”沿线景观。
2、聚焦环境治理短板,打造生态之城
生活垃圾
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进程,全市城镇垃圾分类覆盖面、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争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示范城市,实现“垃圾不出市、处置零填埋、县域全覆盖”和“日产日清”目标。
污水治理
落实《嘉兴市域污水系统专项规划(2020-2035)》要求,开展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攻坚行动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扩面提质运维三年攻坚专项行动。
扬尘治理
强化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扬尘治理管控,推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上建筑工地安装扬尘监测系统。
3、聚焦城乡风貌塑造,打造美丽之城
全域“绿城花海”
制订《嘉兴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快绿地绿化建设,强力推进、高标建设、精细管理城市景观绿化,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公园、口袋公园和节点花镜。
全域生态绿道网
开展绿道互联互通行动,重点打造中心城市“九水归心”绿道体系,实现“省级绿道贯通、市域绿道成网、市区绿道引领、骑行绿道便民、精品绿道增韵”,打造“嘉里有道”“禾城花事”等活动品牌。
“五美城镇”
全面实施设施提升、服务提升、产业提升、品质提升、治理提升等“五大行动”,推进48个美丽城镇建设和31个样板乡镇创建,其中11个城镇率先达到省级样板要求。
“新江南民居”
深化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统村落保和农房设计落地,探索连片农房实施装配式建造方式。
4、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之城
基础设施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推进城市道路成环成网;高标建设市区有轨电车项目;全面推进城市停车场建设;有序推进背街小巷改造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升级;启动供气环节扁平化和城燃企业规模化改革;深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老旧住宅区
启动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有计划推进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控新改旧工作;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引入未来社区的理念加强居住小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打造15分钟生活圈;采取多种途径,破解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难题。
城乡危房
实现城乡危旧房D级“清零”、C级逐年销号,彻底消除房屋安全隐患。
住房保障
全年新开工棚改4107套、基本建成2160套、竣工2450套、交付952套,发放公租房家庭租赁补贴3256户。
5、聚焦改革发展稳定,打造创新之城
改革提速
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掌上可办”和“证照分离”全覆盖;深化“推送服务”助力重大项目提速;探索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阶段合并、工程质量与消防一体化验收改革。
行业提质
落地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一城一策”长效机制;完成《嘉兴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大力扶持建筑设计产业发展;完善评标办法和诚信体系,净化建筑市场秩序。
管理提档
强化城市建设管理运维统筹和行业精准管控力度。
政务提效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搭建“智慧城建”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2020年的工作重点中,除了常规动作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提法或计划,比如“启动城市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禾城文化复兴攻坚战”、实现“垃圾不出市、处置零填埋、县域全覆盖”、打造中心城市“九水归心”绿道体系、打造“嘉里有道”“禾城花事”等活动品牌、推进48个美丽城镇建设、启动供气环节扁平化和城燃企业规模化改革、引入未来社区的理念、破解老旧住宅区物业管理难题、完成《嘉兴市物业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等。这些计划和市民生活的密切度很高,很多都是在一些常规动作上的升级,具体的行动和方案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