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小毛纺厂,到如今国内的“毛纺巨舰”、国家重点企业集团——江苏阳光集团,许多人都不明白,“毛纺巨子”陆克平是如何一步步成就了这样一家企业。在陆克平看来,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兢兢业业的阳光人。而在行业不少知情人看来,是陆克平带领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实力,让江苏阳光集团研发能力持续保持国内领先,才造就了如今的“阳光灿烂”。 自担任江苏阳光集团的“掌门人”以来,陆克平以品牌建设为依托,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深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从1995年开始,陆克平依靠江苏阳光集团强大的设备优势,每年投入大量研发经费,引领企业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并逐步实现平台的升级优化。建立了组合科学、分工明确的“一站三中心”技术创新平台,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毛纺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了集团有层次、有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 其中,陆克平为江苏阳光集团打造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于 2000 年,建设资金近亿元,是一个开放性、国际性的科研工作站。科研工作站设立后,引起了种类专家、海内外留学生的极大兴趣,工作站为入站的博士后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和优厚的工作待遇,极大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活力。 此外,陆克平为江苏阳光集团打造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总投资 4500 万元,配置了从德国、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引进的全套电脑设计系统、电子测色及配液系统、毛纺织物特殊性试验仪器等先进设备,从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德国等国家引进了目前最先进的纺、织、染设备及配套的测试仪器,从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引进了男女装生产流水线。中心下设毛纺研究院、产品开发中心、中心试验室、信息中心、试制车间(工段)、染整研究所和综合管理部,其中中心试验室被认定为出口商品生产企业一级检测实验室。技术中心承担品种开发、技术攻关质量检测等项目,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的主要承担部门。 依托陆克平所打造的完整创新体系,江苏阳光集团拥有了平均每天50多个新品的开发能力,始终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目前,江苏阳光集团共承担46项国家科研项目的攻关,并致力于研发自主核心技术,累计申报各类专利1632项,获授权专利980项,参与54项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订。其技术创新实力获得了国家和行业的广泛认可,也从侧面印证了陆克平在创新领域的前瞻性。 当前,科技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冲击,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陆克平为江苏阳光集团打造的技术创新体系无疑具有先进性和很强的示范意义,为行业提供了借鉴,陆克平的创新精神也在持续不断引领着江苏阳光集团发展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