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日前宣布降准。分析人士认为,逆周期调节发力,降准只是“打头阵”。在完善贷款市场报价(LPR)形成机制,实现贷款换锚后,适时降低MLF利率以进一步降低实体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增大。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MLF利率下降就是降息。目前来看,降息“路线图”已逐渐清晰,“LPR机制完善—LPR基准推广—MLF小幅多次调降”的降息三部曲将先后奏响。 【中国】 8月份,监管层对两融业务释放了一揽子利好政策,对A股形成利好效应。8月19日至今,两融扩标已满三周,这三周里,两融余额大幅增近400亿元,杠杆资金对A股的热情近两年少有。其中,650只新增个股吸引了511亿的融资净买入。 【中国证券报】 标普道琼斯指数日前将1099只A股纳入相关指数,至此国际三大指数巨头均已将A股纳入,外资投资A股进入新阶段。对于不少外资机构来说,对A股投资的兴趣日益增长,部分机构正在扩容投研力量。 【上海证券报】 翘首以盼的长期资金陆续启程。上海证券报独家获悉,截至目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内的全国33个职业年金项目中,已有29个完成受托人资格招标、21个完成投管人资格招标。其中,已有十地的职业年金启动投资运营,预计绝大部分省份的职业年金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相继投入运作,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长期资金。 【发改委网站】 发改委、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范围,实施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 【国际金融报】 各大房企年中会刚刚散场,喧嚣过后,楼市也渐渐冷了下来。在中报亮眼数据的背后,各家冷暖自知。即便年初大家已有意识地放慢了前进的脚步,但由于各大房企拟定的全年目标本身就不高,因此上半年的销售完成情况普遍仍维持在目标销售额的40%左右。 【证券日报】 36家A股上市券商8月份实现200亿元、83.4亿元,分别环比增长1.4%、16.3%。同比来看的话,32家有数据可同比的上市券商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7.5%、350%。同比高增主要是受2018年8月份低基数影响。 国际资讯 【每日经济新闻】 瑞士苏黎世当地时间上周五(9月6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强调美国经济前景面临“显著风险”,并重申美联储将采取适当行动维持美国经济扩张,而各界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也得到进一步巩固。本周(9月9日~15日)的重头戏将是欧洲央行(以下简称ECB)的利率决议,市场预期ECB会将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并宣布重启资产购买计划。此外,OPEC和非OPEC产油国部长级观察委员会本周开会,评估油市情况。 【上海证券报】 虽然这次消费税上调给家庭造成的负担看上去不如上次那么大,但是如今日本经济的“体质”更虚弱,前景实在难以乐观。如此看来,至少今明两年,如何有效应对此举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将是安倍内阁的第一要务。 【新京报】 专家认为,中国黄金储备占比较低,适度增持黄金储备是必然的。8月再增19万盎司至6245万盎司黄金储备九连升,这是中国央行9月7日公布的最新储备数据单。 不只是中国央行在增持黄金,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局势不稳定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央行都在囤金。 动向 【证券日报】 9月6日下午,中国人民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率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等公募基金迅速作出解读,并谈及此次降准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证券报】 9月首周,A股在多项政策利好提振下再现“量价齐升”,带动权益基金收益明显上升。公募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发力,市场将在“金九银十”的预期下持续回暖。而超额收益潜力明显的医药行业,依然是公募持续布局的投资领域。 【中国证券报】 “降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政策,它是近期政策‘组合拳’中的一环。而且可以预期的是,这套‘组合拳’才刚刚开始。”上海某权益投资总监表示,“对于A股市场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政策是左右信心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我感觉市场的春天可能真的萌芽了。” 【中国基金报】 进入空前繁荣时期,首批商品期货ETF正式获批之后,另一类创新型ETF品种也取得实质性进展。证监会网站显示,招商、长城、国泰等基金公司首批上报的增强型ETF近日正式获受理,有消息称有公司产品已答辩,或许意味着此类产品不久就会问世。不少基金公司也很积极,筹备申报此类产品。 【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ETF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明显提升。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个人投资者大量申购,使得ETF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机构投资品种。未来个人投资者很有可能成为ETF市场争夺的新红海。 【证券日报】 私募大佬重仓股情况除了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外,更多成为投资者选股的风向标。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结束,多位私募大佬重仓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债券动向 【中国基金报】 随着近年来信用市场风险的发酵,债券信用市场投资也发生两极分化:类刚兑的城投债市场供需两旺,年内发行量突破2万亿规模,固收类基金争相布局,信用风险迭出的民营企业债则受到投资机构的回避,参与方更加谨慎和注重风控管理。 【证券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