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跟着进口食品数量增进,进口食品保险成为广宽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进口食物格量过硬吗?在保障食品平安上有哪些截留措施?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物时,要留神哪些枢纽动态?遇到标题问题出产品该如何进行维权?环抱这些标题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品种丰盛,消费需求旺
随同保存水平不断进步与消费组织降级措施加快,愈来愈多进口商品进入外洋市场,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决议
“前几天我在某超市进口食品区买薯顷刻发现,外包装上竟然有中文标签,这不会是‘假进口’吧?进口食品包装注明不应写的都是外文吗?”这是在北京海淀中关村任务的王韬选购进口食物时的不解。
面对进口食物,很多消费者都市有一些“好奇之问”:“从外国进口来的生鲜、肉类、乳废品,质量到底达不达标啊?符不契合咱们中国人的体质安康啊?”“从东南亚观光回来,相中许多热带水果与水产品,我能带回国吗?”
当前,随着留存水准接续提高与消费布局进级挨次减速,进口食物数目快捷增进、根源更加遍布、品种愈加无缺、价值加倍亲民,富厚了人们的消费决议。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进口食物商业以年均17.4%的速率增长,2018年首次超过700亿美元。目前,已有176个国家和地域的2283种进口食物归入到准入管理,18295家道外输华食品企业获批注册,33059家收支口署理商在海关备案。
据外交电商平台每日一淘首席经营官淡焦成先容,进口奶粉是逐日一淘在本年3月份新开的品类,仅三个月,月销量就超越了2000万元。此外,肉、水出产品、谷物、饮料、干坚果等进口食品异样销量看涨。
陪同销量增多,一些进口食品保险事务引人关注。客岁,法国婴儿童配方乳粉梵衲氏菌净化等突发变乱不时敲响进口食物平安的警钟。今年以来,海外一些海关也发明一些标题问题,好比,今年5月,武汉海关就查出14.6吨不合格进口蜂蜜。6月,又查出一批端午节用的不合格进口绿豆与糯米。截至6月尾,本年已查出6批共60多吨不及格食物。这些题目进口食品会流入消费者餐桌上吗?
海关总署副署长张际文显示,上述被抽检到不及格的食品,都是要被予以监督退运或销毁处置的,不会通顺到外洋市场。2018年,全国海关退运或销毁来自64个国度(周边)的进口食品化装品1413批,停息17家涉事企业制作品输华资格,消除1家企业在华注册资历,整年未涌现区域性、琐细性重猛进入口食物安全问题。
多管齐下,严把保险关
放慢完美进入口商品质量保险风险预警羁系体系,低沉企业商业本钱,美化营商情况,多策并举确保进口食质量量平安
业内助士显示,进口食品走上消费者餐桌,最多要通过三道“关”。
——准入关。
在食品进口前,我国将依据《食物安全法》等司法法规、食物保险国家规范要求、海外外疫情疫病与有毒无害物资风险剖析后果,对拟进口国度与周边的食品安然体系及食品安然状况展开评价,羁糜评价与检察事实,肯定相应的考试检疫要求。
中国海关制订《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只有该目录内食品的境外生打造企业在失去海关注册后,方可对华进口。
——考验检疫关。
食物进口时,在完成检疫审批、港口查验检疫等环节后,方可在港口陈述通关。此中,肠衣、乳品、肉类、水出产品及成品类、禽蛋等进口时,必要操持进境动动物检疫审批手续,取得《中华公众共与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前列可申报通关。经考试检疫及格、由海关出具考验检疫证实后的进口食物,方可准予销售。
——风控关。
食物进口后,有关一小部分还将发展后续羁系,当创造老火食物保险标题问题兴许疫情,以及境内外发生发火食品安然事项或疫情可能影响到进口食品安然的,实时发表风险预警及牵制措施,席卷有前提地限定进口、责令差遣、制止进口、就地销毁或退运处置等。
海关总署关系仔细人表示,2018年,中国海关与巴拿马、巴西等31个国度和区域签订36项出入口食物保险磨练检疫议定书,明了了55个品种的准入要求,组织专家组赴马来西亚、法国、挪威、巴西、意大利等国家展开现场考核,将原有食物安全囚系体系和回想性查抄与企业注册现场评审有机皋牢,严格激励各方确实包管进口食物质量保险。
“咱们从真伪、寄生虫、病毒等主要方面对生鲜水制造品睁开监测。”深圳海关食品考验检疫焦点主任谢丽琪说。
淡焦成引见,“一只虾入关后,我们会把产品送到第三方机构,从虾头到虾尾发展全方位的检测,收罗可否含虫卵、寄生虫、虾的酸碱度等,平台上所有上架进关的海鲜都适宜国度法令规定,同时以更高的尺度严把风致关,为的便是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
据海关总署出入口食品保险局局长毕克新介绍,2018年海关共抽样测验进口食物化妆品样品43603个,发现超限量样品141个,进口食物化装品样品18591个,超限量样品51个。同时,海关通过加速完善进进口商质量量平安风险预警解放体系,强化对隐蔽风险的排查,深入对开释流程革新,无效低落企业贸易本钱,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防伪溯源,质量更靠得住
一些进口商对每一个进口单品加施防伪溯源标签,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下面的二维码,便可知该批制造品的具体情况
“上周我在某超市看到,一盒来自意大利的油炸方便面包装反面印有中文阐明,模式搜聚配料、原产国、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具体新闻,经发卖职员见知,这是所谓的‘白签’,是海关对进口食品外包装做的统一要求。”在深圳一家投资公司上班的白领陶文鹏说。
消费者采办进口食物,最好做到“三看”:
——看进口预包装食物可否有中文标签。正规的进口预包装食物都有易辨认和识读的中文标签。值得留神的是,婴儿童奶粉中文注明,必需是印刷在最小的贩卖包装上,而不是加贴在罐体上的纸质中文阐明。
——看进口食物的“身份证”。即向经销商索取查看海关出具的查验检疫证实,所有造孽起原的进口食物都具有海关出具的《出境货品测验检疫证明》,详细记录了该进口食物的品名、品牌、原打造地、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等动态。
——看进口食品准入情况。登录海关总署站点查看相关食物是否获取准入,只有经评价并获得我国同意进口的特安邦家地区的特定打造品方可出境。
与平庸进口食品差异,对于肉类、乳成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水出产品、燕窝、肠衣、动物源性食品、中药材等进口食物的生产国度和周边,我国施行评估和查察轨制。消费者可依照海关总署“合乎评估查察要求及有传统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输华食物目录”,查问上述进口食品的准入情况。
据介绍,目前我国一些进口商对每个进口单品加施防伪溯源标签,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即可知该批产品的具体情况,不消忧虑被搀假被仿冒,确保进口商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海内网购时碰着题目商品可以要求七天无因由退换货,线下实体店有了响应的退换货、保修等售后服务,那么在消费进口食品时遭逢侵权事务,该如何维权呢?
专家提醒,消费者通过正轨渠道采办进口食物时,应该索取购物单据。一旦发现购置的进口食品出现质量题目,可以借助购物单据实时向市场囚系一小块称扬,护卫本身不法权益。
《 公家日报 》( 2019年08月21日 19 版)
(:车柯蒙、庄红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