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签署《关于使用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合作备忘录》,利用金管局的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在香港招标发行中国人民银行票据。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0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此后又分别于今年2月、5月、6月三次在港发行人民币央票。央票在香港的成功发行,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观点聚焦 陈雨露:继续深入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 2019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五大新发展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工作,布局范围涵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工业化转型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内容涉及农村和小微等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以及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工作。总的来看,这些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为全局共性的问题探索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和做法。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继续深入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区域金融改革试验服务宏观政策大局,按照宏观政策的要求,统筹运用多种工具,深入探索包括降低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科创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途径,以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与时俱进、统筹推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以金融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区域金融改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以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与监管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先行先试。 三是更加注重压实地方责任,更加注重对试点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凝练,将已经形成的可复制的经验加快向更大范围推广。同时,要更加注重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四是建立动态调整的区域金融改革工作机制,对于试点期限已经到期并且顺利达到试验目标的试验区要及时地结束试点,对于确有必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试验区要在第三方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试点任务,形成“有进有退”的良性工作机制。(中国经济网) 盛松成: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2019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8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了7元。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走贬,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保持稳定。从长期看,汇率仍将由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我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经济增长的潜力也最为突出。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空间仍然较大。目前我国经济虽然有下行压力,但总体表现平稳。随着国家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在既定目标内。 从全球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而我国货币政策仍保持常态,中美利差逐步走扩。8月以来,美国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跌破2%。截至8月5日,中、美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3.06%和1.75%,两者相差1.3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扩大0.52个百分点。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是短期市场情绪的表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定幅度下跌,是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条件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事实上,经贸摩擦也影响到了美元指数的走势。美元指数自7月31日以来持续下跌,从98.57一路下行,截至8月5日,美元指数已跌至97.51。汇率短期波动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在美元指数下跌的同时,黄金和日元这两个典型的避险资产都出现了上涨。 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基本平稳。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仍保持稳定。8月2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3.56,升值至6月份以来的新高,较7月31日的93.42不降反升。无论是参考BIS货币篮子,还是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都稳中有升。 我国始终坚持不搞竞争性贬值,没有也不会将汇率作为工具来应对贸易争端。人民银行有足够的能力和充足的工具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8月6日央行宣布发行离岸央票,有效地传递了央行稳定汇率的意图和信心。事实上,这一次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并不大,从8月6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日内的走势看,仍然是比较平稳的,又回到了7.02至7.04区间内窄幅波动,美元指数也止跌回升。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还会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参考网) 李超:美国极限施压对A股市场影响趋于弱化 2019年8月8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近日表示,从近期市场表现看,美国的极限施压对A股市场的影响趋于弱化。 李超在采访中说,美国不断升级对华贸易争端,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违反规则、违反常识,严重破坏市场预期,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美国自食其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跟着遭殃。美国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毫无疑问是损人又害己。 李超表示,从近期市场表现看,美国的极限施压对A股市场的影响趋于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在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提高。一是我国经济增速仍处在全球领先水平,发展潜力非常大。二是市场估值水平较低,上证综指市盈率仅13倍,而美国三大股指市盈率均超过20倍。三是股市杠杆水平大幅下降,自身风险明显缓释,目前股市杠杆资金约1.2万亿元,较历史最高点下降近80%。四是市场情绪比较稳定,未出现明显恐慌情绪。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任何外部干扰都阻挡不了我们改革发展的步伐。”李超介绍,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近期顺利落地,开局良好,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活力。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科创板的试验田作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加快关键制度创新,推动一揽子对外开放务实措施落实落地,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监管效能,努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中国金融新闻网) 主编:胡滨 本期责编:何海锋 研究团队:尹振涛、何海锋、杨文尧天、范云朋、李欣格、卜一凡 《每周监管资讯》栏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与《银行家》杂志社联合出品,主要梳理并点评本周最新的金融监管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