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不同于影像、外科、骨科、心脏支架等其他医疗器械走国产替代进口的路径,TAVR在国内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国产一马当先成为市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目前,除了启明医疗和微创心通的产品上市外,爱德华生命科学和美敦力等器械巨头均已退审,国内企业将有极大机会唱主角。 在国外,TAVR发展路径已获得成功验证。TVT CHICAGO会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度全球实施TAVR大约12.5万例。并且每年以超过20%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球TAVR将接近29万例。 2018年TAVR产品全球规模达35亿美元,预计到2021年其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2024年或将翻倍,达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18-2024E)达到12%,高于全球多数医疗器械子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TAVR在国外发展成熟,伴随着行业的兴起,成就了行业龙头爱德华生命科学十年股价增长超十倍、市值达到近400亿美元的传奇。爱德华生命科学在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治疗这一技术刚刚出现之时,就坚定战略专注TAVR赛道布局,加码开发一共四代TAVR系统。最终,公司TAVR产品收入爆发式增长,2018年报显示TAVR产品贡献收入近23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61.4%。 可以看到的是,TAVR已经是一个经过验证、极有前景且高速增长的市场,国外成功先例在前,而国内尚未有进口产品得到市场的通行证。这样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将在未来成就有先见的中国企业做大做强,极有可能诞生多个医疗器械巨头。 欧洲技术嫁接中国动能,蓝帆医疗强势进击经导管心脏瓣膜市场 对于国内经导管心脏瓣膜这片蓝海,蓝帆医疗已全力鼓起风帆。蓝帆医疗新成立的上海蓝帆心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承载NVT领先技术嫁接中国的重任,从研发、生产、销售多方面与蓝帆医疗旗下柏盛国际、吉威医疗发挥协同效应,实现技术落地。 在研发方面,蓝帆医疗在收购NVT后,后者长期积累的专利、核心技术及研发团队将结合蓝帆医疗旗下柏盛国际、吉威医疗在心脏器械方面领先的研发力量,在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领域开发更多产品。 蓝帆医疗副总裁、首席研发官王丹表示,“完成NVT的收购后,我们会把双方在心脏介入领域的技术储备结合起来,持续升级推出更简便、可重复定位、可回收的TAVR,以及瓣中瓣TAVR。并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获取二尖瓣和三尖瓣介入治疗产品,逐步实现全产品线的格局。” 在生产方面,依托吉威医疗的威海生产基地,蓝帆医疗预计未来会将人工成本较高的生产环节转移至中国,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获取价格优势。 在销售层面,蓝帆医疗旗下柏盛国际子公司吉威医疗,在国内心脏支架领域拥有排名前三的实力,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鉴于经导管心脏瓣膜产品和心脏支架在科室和客户上有极高的重合度,两类产品未来将充分协同分享销售渠道、拓展市场。 内生+外延,蓝帆医疗打造医疗器械平台成果初成,企业具备了嫁接全球领先技术的能力。未来,其经导管心脏瓣膜业务将从这一平台多维度获得全面赋能,加速推进经导管介入心脏瓣膜产品在国内的推出,抢占百亿中国市场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