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奢侈品电商的故事为何就讲不下去了?(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29
摘要:对于国内消费市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损失。2016年的3月7日,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在全国人大天津代表团参加讨论,被问及进口高端商品高价问题时,回应道:目前国务院正在积极采取减税政策,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实

  对于国内消费市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损失。2016年的3月7日,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在全国人大天津代表团参加讨论,被问及进口高端商品高价问题时,回应道:目前国务院正在积极采取减税政策,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实际上,同一时段彼时的奢侈品在市场表现上也多多少少打了脸。

  2015~2016年,千禧一代开始成为消费主力,也成了奢侈品牌们业绩下滑的“罪魁祸首”。讲究传承家族式设计的奢侈品牌们,没能跟上快速变化的时尚风潮,结结实实地在这期间跌了跟头。

  而及时反应过来的品牌也最先尝到了甜头。

  2015年上任的GUCCI新一代新创意总监,开始打破既定设计规则,不再拘泥于颜色、款式,蕾丝、丝绸、绑带、刺绣等以往被视为女性化色彩的设计引入了全线产品,这很快赢得了千禧一代的喜爱;

  而这一切发挥效用的基础,在于GUCCI全面更新了门店装修、广告、供应链与物流,加码电商与社交平台等数字营销,这使得GUCCI很快开始领跑奢侈品行业。

  麦肯锡奢侈品行业报告预测,“线上奢侈品销售市场份额将在2020年翻倍至12%,电商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全球第三大奢侈品市场。”

  当然,中国这片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外来的和尚也不一定会念经。

  国外最大的两家奢侈品电商YNAP和Farfetch于2012年和2015也先后进入了中国市场的但两者表现至今依然是不温不火;而ASOS、New Look、TOPSHOP等一众品牌相继败走中国,更是证明连快时尚的自建渠道都无法立足,遑论要求更高的奢侈品。

  越过PC互联网时代的中国消费者,习惯于天猫、京东等“超极APP”的中国用户。早已被证明不会委屈自己到品牌官方渠道消费。

  换句话说,如果在早前一众奢侈品还能凭着多年积累秀出底气的话,过去两年则已经因为生存开始全面倒向阿里与京东。

  阿里于2017年8月在天猫正式上线奢侈品频道Luxury Pavilion,第一期便有Burberry、Hugo Boss、海蓝之谜、玛莎拉蒂、娇兰、Zenith等17家先后入驻;

  去年10月,阿里巴巴更宣布与历峰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电商YNAP成立合资公司,Net-a-Porter和Mr Porter将直接入驻天猫奢品专享平台Luxury Pavilion。

  京东则于2017年6月斥资3.97亿美元入股英国奢侈品电商Farfetch成为最大股东,同年10月推出独立奢侈品电商TOPLIFE。

  去年10月,京东将奢侈品业务从男装奢侈品部门分拆,成立为单独的二级部门奢侈品部;今年二月,京东宣布TOPLIFE合并进Farfetch中国业务,奢侈品业务进一步聚焦

  至此,天猫通过YNAP争取到了历峰集团、LVMH等诸多资源;京东则通过入股Farfetch,接连拿下众多开云集团、Burberry集团的品牌。

  国内奢侈品电商两强格局由此奠定,而为求生存的奢侈品牌们与两家的深度绑定,更意味着奢侈品独立电商的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3.结语

  对于奢侈品牌而言,不断加注电商不只是扩张,更是自保。

  HSBC在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iPhone在中国销售放缓不会是个例,下一个受影响的或许是Louis Vuitton等奢侈品。这意味着,奢侈品牌

  以两家一直谋求更高级别的资本合作的态度不难看出,拿下YNAP以及别后的众多资源、以及全力扶持Farfetch,对于阿里和京东而言只会是奢侈品赛道的一盘开胃前菜;

  在逐渐吃透国内奢侈品市场后,中国电商玩家们在血与火中磨炼出的经验,必然会进一步输出到世界范围。而真到那一步,整个奢侈品产业的格局或许也将被改写。

  梳理完奢侈品电商赛道的发展历程,其实已经清晰地展现出一些背后的发展逻辑。早期奢侈品垂直电商的黯然退场,有偶然更有其必然。

  而站在当下来看,即便是熬过当年的那一段血雨腥风后,开拓增量尚存的下沉市场的任务,最终也多半会交棒到阿里与京东的手中?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