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实力的“终极榜单”,一年一度的《财富》世界500强名单公布,中国恒大集团以704.79亿美元的营收,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第138位,也再次成为该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中国房地产企业。 视线回转到2018年3月,在恒大的业绩发布会上,在许家印为“新恒大”描绘的“新蓝图”中,“到2020年底,成为世界百强企业。” 如今,世界500强揭榜,恒大跃升92位,距离进入百强,仅相差38名,如果以这个速度前进,许家印的“百强梦”在下一个揭榜日,自会轻松实现。 与此同时,受政策环境影响,这几年世界500强公司排位此起彼伏,但恒大似乎是个例外。财报显示,恒大在2018年业绩增速非常快。毛利润1689.5亿,同比增50.5%;净利润722.1亿,同比增106.4%;核心净利润783.2亿,同比增93.3%;归属股东利润373.9亿,同比增53.4%;营业额4662亿,同比增49.9%; 恒大的成绩与领路人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正所谓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前途,今年3月2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宣布:“恒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已经全面完成,形成了以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从此,恒大不再是一家单纯的地产企业,而且正式转型为多元化综合型企业。 恒大年报中提到,目前已完成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之一。 许家印在会上特意强调,“未来五年内,恒大不会再涉足其他大产业”。许家印还说,“恒大既然选定新能源汽车这么大战略市场,恒大进入,要做好企业必须是产品品质一流,必须是拥有世界顶级整车制造企业。我对这个产业非常看好,布局步子迈得非常的扎实,决心非常大,相信一定能够成功。” 为了恒大的龙头产业格局,许家印南奔北跑,操碎了心,砸“重金”造车。6月16日,沈阳市人民政府与恒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恒大集团要投资1200亿元在沈阳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 而就在6月11日,恒大集团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恒大将在广州南沙区投资1600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等项目。 在造车方面,许家印一直马不停蹄的在进行新能源汽车各类上下游产业的收购。截至目前,许家印对汽车行业的投入已经涉及从整车生产,到电池提供,再到经销商,几乎覆盖了汽车整个产业链,总投入已达到约283.53亿元。 在此前许家印表示:“我们认为汽车产业可能5-10年是几万亿的规模,在全世界是几十万亿的大产业。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的大方向已经非常清楚,欧洲许多国家对禁售燃油车都有了明确时间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事实证明,许家印这次可能再次赌对了。 入主瑞典国能、与世界顶级豪车制造商科尼赛克组建合资公司,获得了强大的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入主卡耐公司,获得日本顶尖动力电池技术;3月和5月相继入主荷兰e-Traction公司和英国Protean,又全面掌握了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世界最先进的轮毂电机技术。恒大启动了加速模式。 从2018年9月恒大斥资145亿元收购中国最大汽车经销集团广汇集团41%股权,到6月29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在天津正式下线,许家印仅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恒大新能源汽车从0到1的跨越。 这意味着,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完成体系化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并具备系统完整的整车制造能力,开始为新车型大规模量产积累宝贵的市场经验。 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恒大在上海、广州、沈阳各生产基地的建设投产也将加速提上日程,加上本已具备量产能力的瑞典特罗尔海坦基地,恒大已为后续推出更多蕴积恒大基因的新车型提供产能保障。 在地产界,恒大是“利润王”,在汽车界,恒大又是“技术控”,而“利润王”以地产资本作为后盾,又给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恒大奠定了国内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由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路上,又是坚实的一步。固守一个领域迟早会被时代淘汰,而勇于顺势而为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引领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