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瞄准“餐桌”,依靠种蔬菜脱贫的还有长顺县。近年来,长顺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以26个500亩以上坝区为主战场,引进贵阳农投、桂林力源、广州江楠等一批产销通畅的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短平快产业,带动了全县贫困户8717户2.2万人,82个村集体经济将全部实现“脱壳”。 蔬菜生产既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也关系到市民的“菜篮子。2017年,贵州出台了《发展蔬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明确,2019年贵州省蔬菜种植面积将达到1650万亩(次)、产量2050万吨,带动30万人脱贫;而近日印发的《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蔬菜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则明确,到2021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综合产值820亿元。 为了保障蔬菜产业的良心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政府将蔬菜产业作为领衔推进的12大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支持,成立了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并组建了贵州省蔬菜集团,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全产业链条,构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如今,蔬菜产业既成了贵州的优势产业,更成了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成为贵州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重要抓手和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2018年,贵州省蔬菜产业带动农户1900万人,人均增收3253元。其中,带动贫困人口87.6万人,占当年全省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为农民脱贫和持续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