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留“迹”在群众心上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3-22
摘要:有媒体此前报道,浙江某乡镇干部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所有留痕任务,得耗费两小时。如今,这种过度留痕乱象将得到整治。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向重痕不重
有媒体此前报道,浙江某乡镇干部手机上普遍装有七八个工作APP和20多个工作类微信公众号,每天若要认真完成所有“留痕”任务,得耗费两小时。如今,这种“过度留痕”乱象将得到整治。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向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说“不”。
 
  近年来,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运用痕迹管理开展工作过程中,把好经念歪了。
 
  说起跑偏了的“过度留痕”,不少基层干部都是一肚子苦水:每次去贫困户家里走访,必须在手机上点击签到,跟贫困户合影上传,再让贫困户、小组长、帮扶干部一一签字,本来是去做好事,结果却像是去扰民;开一次干部大会,要根据不同的分管工作,调整领导的座次,更换不同的会标,只为不同的考核工作留下痕迹资料……
 
  痕迹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干部切实履职,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但“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形形色色的“过度留痕”乱象,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了真正的群众工作。
 
  “过度留痕”现象为何蔓延?说到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在作祟。有的党员干部奉行只唯上不唯实的政绩观、权力观,唯“领导重视”而行事,将群众利益诉求抛在一边;有的党员干部怕担风险,不切实际地要求所有工作环节都有痕印证、有迹可查;有的单位在运用考核“指挥棒”时没有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流于表面、流于形式。
 
  不能再“以痕迹论英雄”“靠台账评优劣”,应该让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为民务实、干事创业上来!为此,从中央到各地已经纷纷制定相关规定、采取相应举措,为基层减负提供了有益尝试。此次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的《通知》提出了硬措施:坚决纠正机械式做法,不得随意要求基层填表报数、层层报材料,不得简单将有没有领导批示、开会发文、台账记录、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来代替对实际工作评价。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不能动辄签“责任状”,变相向地方和基层推卸责任。对涉及城市评选评比表彰的各类创建活动进行集中清理,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这些内容对于“过度留痕”问题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的实招狠招。
 
  矜伪不长,盖虚不久。只有把干部从“过度留痕”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实实在在干事创业,切切实实担当作为,才能真正把服务群众的“痕迹”留在群众的心上。
责任编辑:admin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