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通江县诺江镇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党建工作难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30
摘要:乡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和保证,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力和决胜力。

  乡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和保证,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的内生力和决胜力。四川省通江县诺江镇立足城乡实际,把壮大乡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狠抓思想认识、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建章立制”,积极探索、开拓进取,乡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产业发展有想头、集体经济有盼头”的良好局面。

  7月25日上午,贫困户彭学吉在通江县诺江镇秋锦山村蓝莓基地里面忙碌着。自2019年村上建起了蓝莓基地,彭学吉便成为基地里的长期工,除草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核心区,这里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负债村占比很高。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多余的钱发展村级公益事业,与发挥核心引领的地位不相适应。

  为破解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中面临的难题,通江县在农村做了很多尝试。 诺江镇党委书记赵怀舜诺江镇党委书记赵怀舜分析说,从1978年开始,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村几乎把集体资产分光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大多数农户富起来了。由于既无资源、又无主导产业,致使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变得一穷二白,绝大多数村也没有村集体主导的产业,即使有也存在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通过平日走访掌握的情况,干群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清,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资产管理不规范这三个原因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主要因素。

  秋锦山村平均海拔800米以上,交通设施不便,是省级贫困村之一。

  “刚回到村里,发现村里一无资金积累,二无产业支撑,三无集体资源,如何强村富民?”军人出身的支部书记彭海滨说,他原在外当老板,在镇党委和村里老党员的动员下,他带着强村梦想回到村里工作。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村里没钱怎么为群众办事,不办事,群众凭什么相信你、支持你、听你话、拥护你,最简单的道理,只有集体经济壮大了,这个村才有发展的基础。随后的市场调查中,彭海滨了解到村集体基本没有收入,还欠外债。村里没钱,很多事想办办不了,老百姓有怨言,基层党组织涣散,战斗力无从谈起。但是 来这里考察的专家发现这儿空气清新,负氧离子丰富,土壤中富含硒、锌等微量矿物质元素,非常适合栽种蓝莓。

  如何让土地活起来,让村民富起来?秋锦山村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引进8家业主对闲置撂荒土地进行平整,将农户土地入股村股份经济联合社,采取业主带动模式,实行规模化种植。引进来的企业通过300元钱一亩将土地、荒山从农户手中流转过来,盘活了土地资源,企业让他们在基地剪枝、锄草、采摘,施肥管理,每天给予他们80元钱的报酬,解决产区的这部分劳动力低的老百姓的就业。

  平整土地、修建沟渠、种植蓝莓……从业主进入秋锦山村开始,平均每天就有30个当地村民在园区务工,最多时可达120余人。

  发展蓝莓业确实对我们有很多好处,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每天在家门口干活还有钱挣已经相当满足了。”74岁村民赵中芬喜笑颜开,她一个月大概能挣2000余元。

  建设是起步,管理是决定成败关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责任不落实、支出不合理,虚耗成本、分配机制不明确,效益就无从谈起,最终就是一个烂摊子,群众很不满意。去年开始,诺江镇党委政府认识到只有建章立制、细化措施、优化管理,集体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年度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来,确保党政亲自过问、挂联领导干部深入研究、村两委明责有压,把管理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建立奖惩机制,落实考核机制,定时汇报、定期评比。

  二是严格控制管理成本。按照降本增效的要求,通过队伍培训、提前思谋、集体讨论等措施逐步提升了村支两委管理水平,降低投入维护费用。例如:亮垭村青花椒园,规划季度栽种面积,严格按照100株/亩栽种,施肥6次/年、20KG/次·亩,除草人工0.5亩/天、机器5亩/天,修枝6次/年、3亩/天·次,人工100元/天,从苗株、肥料、人工、设施、管护,精确到人,细算到亩,控制总量,避免了大量无序、无底洞的开支,300余亩的集体产业减少了无用开支5万余元。

  亮垭村,是诺江镇确定的集体经济重点扶持村之一。该村幅员9.6平方公里,人口2300人,地广人稀,农户主要依靠务工、种养殖增收,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没有。2019年初,政府确定以种植青花椒发展该村集体经济收入,2019年5月开始建设,目前已栽种308亩3万多株。三年初产,四年盛产,盛产期保底10斤/株,亩产超1000斤,按市场每斤最低价4元计算,预计每年每亩毛收入4000元以上,纯收入每年村保底20万元。

  为切实保证乡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诺江镇建立了民主理财制度、资产评估制度、“村账镇管”制度的集体经济“三项制度”监管模式,充分发挥镇村审核监督把关作用,落实严格的分配机制,用集体经济收入30-60%解决干部的管护报酬,剩下的留着持续发展投入。

  村党支部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发展壮大了村级产业,带动群众降本增收,还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补齐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难的“短板”。 (邓婷婷 李秀东)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