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组织架构调整后,工业互联网团队也并入腾讯云团队,目前有1万人左右,为工业企业,包括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等提供不同类型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前半场我们在消费互联网已经扎下了根,接下来我们将拥抱产业互联网。去年腾讯云的计算规模达到了100万台服务器、带宽有100TB,此外大数据和AI产品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像绝艺AI是国家围棋队的陪练,腾讯觅影对乳腺癌、食道癌的诊断率在9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板块,腾讯是每天被攻击最多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有七大安全实验室,在保护自身消费互联网安全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在工业互联网方面,腾讯最近跟特斯拉、宝马在驾驶安全领域做了深度合作。 工业互联网并不是一项新的技术,它是传统企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连接器。传统企业更关注降低成本、减低库存、提高品质、提高效率;工业互联网在研、产、供、销、服整个链条里面都有很大的挖掘价值。我们希望跟实体经济融合,通过连接的能力、云的能力、AI的能力,改进传统生产的过程,把我们的技术红利释放给产业。 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连接的能力,实现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连接。第二个是连接之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互动。国家发布的新基建行动计划,也是提出了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实体生产的课题。第三个是生态共建,我们已在各地建立了5个工业云基地,年内预计会建成20个工业云基地。腾讯发展了近2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并陆续投资了接近800多家产业互联网创业公司独角兽,资本只是助力的角色,我们希望形成长期持续共赢的合作态势。 智能制造大的应用无外乎四个方向。第一是智能化生产,第二是做网络化协同,第三是大量个性化定制需求,第四是智能产品+智能服务。我们看到产业大厂对工业智能仍处于探索阶段,工业智能需要大的头部企业和大的平台商先期做投入,沉淀出更多通用化、低门槛、可复制的应用服务能力然后再开放给产业内的企业。腾讯联合头部企业、联合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已经陆续在佛山打造了泛家居产业集群,在深圳打造了消费电子产业集群,在河北打造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在张家港打造钢铁产业集群等,这都是围绕产业链的互联来构思和实践的。另外在宁波、烟台等打造的是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优势产业来打造,数据会留在本地,人才留在本地,税收留在本地。 在构建工业互联网的时候,腾讯是一家连接公司。企业内部的连接从端、管、云这三个层面讲。首先是做数据的采集,其实是做数据的互联和共享,最后是做数据的挖掘。比如木星云是围绕流程行业构建,富士康是围绕电子制造、精密仪器等方面构建,根云是围绕挖掘机领域构建。其中富士康和根云这两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为两个国家级的双化平台。今天的工业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交钥匙工程,而是要持续运营,需要结合企业的生产、工艺、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需求,打造一个运营服务的中台。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时候,腾讯是奔着两个生态去构建的,第一个是连接的生态,腾讯的连接能力是比较强的,微信已经连接了12亿用户,这次疫情期间可以看到大家对小程序的使用更加能够接受,而且处于井喷的态势。第二个供给生态,腾讯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厂商,我们在打造工业互联网的时候能够打造生态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头部企业,像富士康、三一重工、TCL等头部企业等合作伙伴加入到我们的供给端,能够真正繁荣工业APP的生态,我们也会通过资本、通过业务技术方案的合作来加快这个生态的成熟。只有这两个生态构建完整以后,工业互联网才会有大面积的复制和应用。 构建整个生态的时候离不开腾讯擅长的地方,腾讯最擅长的是技术。腾讯的技术中台支持混合云的方式,其中蓝色部分是腾讯打造的差异化能力,包括工业安全、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我们跟天泽智云打造的COEE模型管理平台,把模型的训练、模型的构建、模型的验证等都平台化、工具化、算法化。未来设备越来越多,不管是边缘端的,还是数据中心的,都需要借助智能化的运维工具来做智能化的管控才可以做到,这是技术中台支撑垂直行业和区域工业互联网的平台。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三点经验教训: 1、第一个是很多制造企业,不管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都持谨慎的态度,不愿意做小白鼠、不愿意第一个尝试,这个特点十分鲜明。 2、第二个企业特别关注新技术的投入产出,但新技术在早期投入是比较大的,产出有持续放大的过程,制造企业比较担心收益慢。 3、第三个是企业数字化水平在疫情中检验了一番,大企业抗压能力都比较强,中小企业确实有很多欠缺。 腾讯打造的云基地包含四大块内容,第一块是工业互联网平台,这首先是部署在当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它是利用边缘计算的方式做的。第二块是工业互联网展示中心,一方面对标全国的标杆,另一方面对自身的产业成果进行展示。第三块是工业云本地化运营,避免由于地域的差异造成服务不能够高效、不够面对面等。第四个是把腾讯的开发者生态带到本地去。 跟三一重工的合作重在生态圈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全方位共建的过程。根云的工业互联网传感器有5000多种,连接了50多万台设备。需要从1万多个维度去分析设备未来运行的趋势,对于设备的故障预测可以提前6.5小时感知,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到87%以上。今天的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从原来的挖掘机装备制造向风电、光能、缝纫机等16个产业集群陆续复制和扩展。 跟富士康的合作重在连接。富士康OT的能力非常强大,腾讯在IT方面有能力沉淀,双方的合作使得OT+IT的能力最终实现了1+1>2的效果。与某光电企业的合作重在工业智能平台构建。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产品质检,良品率提高到95%以上,生产周期缩短了40%,人力成本一年节省2900万。更多的合作伙伴像数之联、中科创达等都陆续跟腾讯合作,基于腾讯的工业智能平台做二次开发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更快速解决业务场景的生产问题。 在轻工业尤其是食品行业,我们在河南正围绕辣椒、火腿肠食品加工产业链从营销端往生产端做。我们调研了古越龙山、五粮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