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宣布,随着常减压、轻烃回收、煤油加氢等6套关键装置相继引料开车,位于广东省东海岛的中国石化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投产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是目前国内生产装备国产化率最高的炼化一体化项目。 近年来已宣布的大炼化项目还包括沙特阿美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辽宁盘锦鑫诚集团合资的炼化综合体项目,将上马15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13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沙特阿美将保证70%的原油供应。 在广东省内的四大石化产业基地中,均布局百万吨级别的乙烯产能,其中,中国石化在茂名、湛江两地均有布局。据隆众资讯统计,广东省各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比中,中国石化占70%,再次是中国海油的28%,最后是民营企业的2%。 随着新一轮炼油扩能潮袭来,国内炼油行业变局时代已然到来。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曾预测,多个炼油项目的投产将使得2020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达到9亿吨,新增产能的释放将使得国内竞争趋于白热化。作为油气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中科炼化项目的投产恰逢疫情下低油价叠加低需求,炼化一体化企业既面临油价跌入历史性低谷的大好时机,同时又面临全球性的消费市场疲软。 中科炼化项目采用“前港后厂”生产模式:利用湛江天然良港的优势,自建港口码头与炼化装置的直线距离仅1000米,共有30万吨级原油码头、10万吨级成品油码头等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3400万吨。后续预计7月底打通炼油全流程、8月底打通化工全流程。 在产品方面,中科炼化主要生产国六汽柴油、航空煤油以及高端化工产品。 5月8日,来自中东的“凯名”号VLCC油轮安全靠泊原油码头并顺利接卸,标志着中科炼化港口正式建成投用,这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规模最大、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最多的港口。成品油及化工产品可直达华南市场,又可以辐射大西南,同时可以利用临港优势,直接出口面向国际市场。 早在2009年,中科炼化便确定选址广东第一大岛湛江东海岛,并在2011年3月通过环评、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核准,是年11月在东海岛开工。但受国际油价下跌、炼油产能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几乎停滞。2017年,中国石化宣布在“十三五”期间将投资2000亿元,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4个技术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炼化基地,推进产业升级,并率先启动茂湛一体化基地建设,中科炼化是茂湛基地重要项目之一。2019年12月28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成中交。 根据中国石化发布的消息,国内自主研发的先进炼化生产装备技术在中科炼化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化率超过95%。其中,炼油关键装置从工艺技术到核心设备完全国产化,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6月8日,4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器和再生器辅助燃烧炉成功点火。6月9日,中科炼化35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组成功切出合格试车物料,标志着国内研制的最大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实物料试车成功。连续重整和环氧乙烷等炼化核心装置首次采用中国石化自产催化剂,全面顶替进口。 当天还举行了项目“云投产”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总经理马永生等分别在广州、北京两地分会场参加仪式并致辞。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