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2020年抗疫中的人与事、家与国(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5
摘要:从人等床到床等人,从单日新增数千病例到病例数、疑似数清零,从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到复工复产全面铺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特殊时期的中国,用行动速度传递着一切必须为保护生命健康让路的坚定信念。 中国效率的背后究

从“人等床”到“床等人”,从单日新增数千病例到病例数、疑似数清零,从将疫情防控放在首位到复工复产全面铺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特殊时期的中国,用行动速度传递着“一切必须为保护生命健康让路”的坚定信念。

中国效率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效率背后是制度。

危难时刻见真章。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部署下,党中央迅速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向湖北派出中央指导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为战胜疫情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战疫打响后,党的组织体系高效运转,90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投入战斗。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周密制定方案、紧急调配力量、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五级书记”抓防控的机制。基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优势,统筹居委会、村委会、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布下防控疫情的天罗地网。

正是这些,保证了顶层设计上指挥调度的高效有力,让中国效率有了制度保障。

效率背后是实力。

事实上,中国效率近年来一直令世人惊叹,而疫情中,这种高效得到了最大体现:石化企业生产熔喷布,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机,建材企业生产测温仪……不少企业纷纷跨界生产防疫物资,成为复工复产中的一抹亮色。

迅速转产折射的,是中国制造的实力和潜能。中国41个工业大类中包含着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提升了跨界转产的成功率和效率。迅速调整生产线,迅速重组产业链,都显示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国家这一独特优势。

能力与胸怀,常常在比较中才得以发现。当疫情在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方采取的措施不仅是在保护中国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人民。”中国效率同样是世界引擎,守护的不仅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所有在疫情肆虐中默默抗争的人们。

  精神

多大的力量、多高的效率,最终都指向精神。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举国动员,上下齐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场艰巨战疫彰显的中国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精神谱系。

中国精神,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的多重内涵鲜明呈现于此次疫情防控的每一次抉择中,每一个细节里——

“民为邦本、人民至上”的民本精神:农历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武汉最危急的时刻,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李兰娟、王辰、陈薇、乔杰、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院士天团”齐聚江城,他们是荣誉满载的医学泰斗,更是守护苍生的无双国士。

“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战疫中,“勇敢的人”何其多哉!从冲锋在前的各级党员干部,到以命相拼的医护人员;从闻令即动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到不惧风雨的社区志愿者……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危难关头,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激发出无穷力量。

中国精神,是一种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尤其体现为科学防疫的科学精神和依法防控的法治精神——

战疫主战场,全国最优秀的医学家联手科学家,在最短时间内分离毒株、甄别病原体、进行基因测序,同时快速开展病毒溯源、研究传播途径、研制检测试剂,科研攻关成果,增添了人们面对疫情的底气。

防控第一线,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显神通,科技在病毒溯源、临床治疗、疫情监测、资源调配中各显其能。一个更加智慧的中国,让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力。

从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启动一级响应,到各地因地制宜依法发布管制举措,遵规守约、崇尚法治、依法惩戒成为全社会共识。在最危急关头依然坚持依法防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稳定预期。实践充分证明,依法治疫,方能长治久安。

中国精神,是一种尚和合、求大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价值理念,更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迎战人类未知的病毒,中国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若干战略抉择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实现本土疫情传播的基本阻断;随后做好负责任的大国该做的事情,谨记疫情暴发之初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援助和捐赠,第一时间回应各国人民诉求,第一时间支援各国防疫举措。在这当中,中国在前期战疫中的经验,已被很多国家合理吸收,从而形成了全球联控可以调动的第一笔深层治理资源。

患难见真情,危急显精神。

担道义,存尊重,这是中国精神的胸怀和气度。中国既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尊重各个国家和人民的选择,尊重文明的差异性,这正是中国精神和合文化的风神气韵。

重荣誉,崇名节,这亦是中国精神的理念和价值。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一些海外媒体和政客,心存偏见,罔顾事实,借疫情“污名化”中国,对此据理予以驳斥,同样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自尊自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战疫中的中国精神,来自历史、面向未来,凝聚人与事、连接家与国。虽然全球抗疫局势依然严峻,但喷薄而出的抗疫精神,已经让世界重新阅读中国,让中国再次发现自己。

  担当

疫情并无国界,世界休戚与共。中国正是以这样的胸怀,被写入全球抗疫的叙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人民“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说,“要认识武汉人民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这些话,客观而珍贵。从另一个视角回溯了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疫历程。

疾风骤雨,中国率先扛住。

国内疫情初起,千万级人口的大武汉“自我隔离”;十几亿人的大中国,举国进入应急状态,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仅见的统一行动。这样一场历史性动员,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出境游客最多的国家,为什么能施行?因为中国深知,自身的体量与位置已经决定,中国的防控就是世界的防控。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