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压紧压实各级扶贫责任,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开展“回头看”,建立健全解决摆脱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加快推进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打响“紫金蝉茶·蜜香万家”等县域公共品牌,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群众稳定增收。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巩固提升凤安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果,持续推进连片示范项目建设,加快54个相对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为“融湾”“融深”补上工业短板。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推进紫城工业园首期公共服务区和二期征地拆迁、“七通一平”等规划建设,加快蓝塘产业园规划建设,全力打造打造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延伸的主阵地。全面梳理各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制定年度招商引资计划,开展系列招商资活动,力争引进一批高质量发展项目。统筹产城规划建设管理,大力完善县城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产城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新格局。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融湾”“融深”厚植生态发展优势。严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战役,以良好水质环境回应东江、韩江下游居民共同期望。健全产业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提高能源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为承接“双区”产业转移、延伸腾出环境空间。整合全县各类旅游资源,加快生态休闲、温泉、农业观光、客家民宿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加强与“双区”企业互动交流,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发力互联互通建设,为“融湾”“融深”夯实“联通”基础。加快推进河惠莞高速公路紫惠段等在建重点交通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河紫快速等一批高速和国省道路项目早日立项建设,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大力实施5G+智慧区县、智慧园区战略,加快建设西气东输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不断夯实“融湾”“融深”的“联通”基础。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市场准入、产权保护、法治保障等制度,打造与“双区”趋同的法治化、市场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融湾”“融深”创造平安法治社会环境。加快推动法律顾问制度尽快覆盖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抓好平安紫金建设,以一方平安确保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理,加快完善覆盖全县治安重点、复杂区域的视频监控网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和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动紫金文化繁荣兴盛,为“融湾”“融深”提供文化支撑。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建设,有序推进明礼、诚信、守法建设,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加快推进以县“三馆一中心”为重点的文化基设施建设,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和利用,加强花朝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紫金文化繁荣发展。主动与“双区”开展系列人文交流,积极搭建乡贤文化交流载体,大力培育和弘扬紫金优秀乡贤文化,凝聚起紫金“融湾”“融深”人文力量。 *持续改善社会民生,为“融湾”“融深”强化民生保障。深入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寄宿制学校、佑文中学、公办幼儿园等重点教育项目建设,增加中小学校学位和学前公益性普惠性学位供给。强力推进卫生强县和省卫生镇村创建,完成县中医院二期改造和农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加大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力度,全面提高医疗水平。大力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培训工程,培养技能人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质量强县工程,不断提升人群众幸福指数。 问: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18年联合印发了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此,在“体育+扶贫”的推手下,结合背景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紫金县今年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体育+紫金+扶贫”进行有机融合? 谢秉波:今年我们将继续作好“山”“水”两篇文章,同时积极的把相关的体育赛事做好,能够成为吸引粤北旅游文化的自然点,同时能够成为“广东省体育旅游十大精品赛事”的成功点,能够助推旅游文化产业进入快车道,助力紫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