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针对全市规模以上外贸企业开展的“外贸千企”系列调研帮扶活动正式启动。市商务局、贸促会联合中国信保南通办事处全面摸排全市外贸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力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这一工具,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险保障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信保南通办事处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扩大保单融资规模,引导企业开拓市场,提振企业接单信心,助力我市外经贸企业走得出、走得稳。 措施密集出台 提振企业接单信心 近期,针对疫情新形势,中国信保在连续对江苏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外贸企业普遍存在订单被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运输不畅等问题,其中,面临最大的困境便是订单量的下降。 为支持外贸企业保市场、保订单,2月以来,中国信保密集出台各项“稳外贸”措施:中国信保出台23条举措,全力支持外经贸企业复工复产;江苏分公司为提振企业接单信心,还出台了“江苏信保40条”等一系列措施,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提高限额满足率,适度放宽承保条件,支持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有效履约。 南通企业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享受政策红利的外贸企业之一。三年前,江苏甬金与俄罗斯一买方开启合作,由于支付方式保守,双方始终是款到发货,交易规模有限。疫情期间,买方突然提出放账的需求,希望扩大合作规模。但企业对贸易风险心存担忧迟迟未能下定决心,中国信保南通办事处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帮助企业转变贸易方式,成功获得订单,今年出口规模预计增长10%。 今年一季度,南通办事处通过短期险产品支持我市企业出口18.34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赔款1750万元。“该数据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南通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王铮介绍,接下来,办事处还将通过加大企业接单支持、加大出运前风险保障、适度放宽承保条件、切实解决企业难题等措施,加强企业接单支持,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逆周期作用,全面提振企业接单信心。 创新融资模式 提升企业生产效能 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疫情之下,这样的困难尤为突出。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进行融资是一项有效的外贸金融服务,对此,中国信保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加大对贸易融资的支持,助力企业提升生产效能。 位于海安的南通康越达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女士成衣的出口企业,年出口额600万美元左右,主营美国市场。春节刚过,中国信保客户经理便接到了企业求助电话,受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复产遭遇资金难题,希望中国信保能够提供帮助。 客户经理在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向企业推荐了“苏贸贷”普惠金融政策,并主动帮助企业联系融资银行。经多方沟通协调,帮助企业顺利获批350万元人民币贷款,为企业复工生产和市场开发注入了强心剂。 近年来,中国信保通过创新“政府+银行+保险”融资模式,成功搭建“苏贸贷”“通贸贷”融资业务平台,既帮助银行有效降低融资风险,又帮助外贸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一季度,两大平台累计为南通32家企业授信6840万元人民币,投放贷款超过3200万元人民币。南通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联合商务部门和银行机构举行保单融资宣讲会,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力争让更多的南通企业获益。 发挥政策优势 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疫情发生后,外贸企业生存压力剧增。中国信保出台专项措施,引导企业加强开拓多元化市场,鼓励企业利用海外仓扩大出口,支持南通企业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开拓重点市场。 今年一季度,中国信保南通办事处支持南通企业海外投资和特定合同保险项目金额达到1.67亿美元。其中,鹏飞集团乌兹别克水泥厂项目2月已经获得了瑞士银行3800万欧元的放款;南通四建马来西亚1.25亿美元的度假村项目也实现了承保。 近段时间,南通办事处对中天科技、联发集团、中国天楹、达欣建设等重点外经贸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联发印尼工厂以及中国天楹越南垃圾发电站两个超1亿美元的海投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2008年中国信保在南通设立办事机构以来,截至2019年末,办事处累计支持国内外贸易和投资的规模超300亿美元,为超过2000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超过20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累计带动超过20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该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当前疫情影响,中国信保将持续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促进外需稳定,支持企业发展,让南通企业在关键时期不仅能够“走得出”,还能“走得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