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些重要论断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新闻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中国江西网作为网络小省的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近年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新规律,以正能量为载体,创新传播手段,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优势,树立“四度”思维,强化内容生产管理,连续打造出了多条走向全国的“江西经验”。新华社在播发通稿时盛赞中国江西网“这家中部省份的网络媒体可谓成绩斐然”。 一、在细节的深度中不断提升传播力 什么是传播力?简言之,就是如何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实现有效传播核心在内容,制胜在细节。让内容与细节实现无缝完美对接是抢占舆论制高点的法宝。这就要求我们具体从事新闻舆论工作的,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政治家办报(网)”的觉悟,要像人民日报社原社长杨振武要求的那样——“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增强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自觉自发地与北京对标,向中央看齐,时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懂弄通做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然后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个地方新闻网站来说,如何深入诠释解读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受众能入眼入脑入心,并不是一件简单又轻而易举能完成的事。中国江西网负责网站内容的部门不断地开“诸葛亮会”,进行头脑风暴,最后决定用赣鄱大地上不断涌现出的凡人善举来烘托、映衬价值观,通过感人故事和细节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龚全珍老人的发现、挖掘、推送,正是这样的案例。龚全珍,是开国少将甘祖昌的夫人,也是江西省莲花县金城社区的一名年逾90、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被习近平总书记尊称为“老阿姨”。2013年4月,网站融媒体记者深入莲花县,扎实采访,掌握到大量关于龚全珍老人的感人故事和细节,还原出了一个坚守“信仰与本色”、一心为民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她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她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在她身上充分体现出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高尚情怀。她几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离休后,她经常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别人遇到困难,她尽心尽力帮助。于是推出了《本色不改 信念永存——记共产党员、开国将军甘祖昌夫人龚全珍》为题的长篇通讯。尽管有一万多字,但都是用一个个朴实和动人的故事贯穿始终,由于谋篇布局精心独到,标题制作画龙点睛,内容真实感人生动,读后让人荡气回肠,意犹未尽。系列深度报道在中国江西网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100多家新闻网站转载,其事迹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见到出席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的龚全珍老人时饱含深情地说:“龚全珍同志随开国将军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2013年5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对龚全珍老人先进事迹作出批示:“从龚全珍同志身上看到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看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伟大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怀。”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央视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介入,对龚全珍同志事迹进行了深度密集挖掘采访和推送。 用凡人善举的点滴感动来诠释和引领重大理论宣传,要求深度挖掘他们的故事和细节,让凡人的善举可亲、可敬、可爱、可学。在龚全珍老人典型报道中,网站将龚全珍老人的话语进行了提炼。如“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事情就做简单的事情,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这么一小段话,就真切地让网民和受众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和博爱。既将龚老的高尚情操展现了出来,又能画龙点睛,更不乏思想深度。从2013年以来,网站形成了发掘推送网络典型人物的经验做法,已从原来的月推一个人物转向现在的一周一个,很好地将核心价值观如此重大的理论宣传人物化、故事化、典型化、示范化、具象化、常态化,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了传播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在互动的广度中不断提升引导力 时下,我国传播格局发生巨变,已形成了新型主流媒体为主导,传统媒体、新媒体、智媒体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变革中,提升引导力就得掌握和适应传播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做到传统媒体、新媒体、智媒体融合发展、整合传播,实现舆论场的和谐互动、同频共振。 “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已是传播新特点,移动新闻用户已占网民总数的70%以上。近年来,中国江西网牢牢把住融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移动优先”,充分运用所属传统媒体(即旗下的信息日报)、新媒体(中国江西网、大江网、江西文明网、江西头条APP、大江论坛、微博矩阵、微信矩阵、微视、江西手机报等)、智媒体(今日头条号、百度号、网易号、一点资讯号)等优势,主动设置议题和话题,在互动的广度中提升引导力。 党的十九大报道时,中国江西网抓住万众瞩目的十九大报告,在开幕当天,大胆突破传统报道的做法,运用图文并茂的手法,将十九大报告中的“干货”进行全面梳理和简要总结,每个方面用一个最准确的词语来概括,配上喜庆的底色和雄浑激昂的音乐,精心编辑制作了一期H5《十九大报告学习词典》。该作品互动性强,分享标题能显示“我是**位学习的人”,极大地激发了网友分享转载的参与性。该H5作品在第一时间经江西日报社自主知识产权独立研发的中央厨房“赣鄱云”推送后,就被全国网友刷屏,6天总阅读数超过1200万,成为全国媒体解读十九大报告中少有的千万级爆款作品,创造了江西新媒体作品宣传史上的新纪录,得到中宣部的高度肯定。 同时,中国江西网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建设,综合运用直播、VR、H5、动漫、动画等技术手段,还升级了融媒体产品功能,融入小游戏、大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推出了有创意的融媒体精品。2018年3月17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中国江西网制作的《热烈祝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 一起来为中国加油》作品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全媒体矩阵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后,迅速刷屏朋友圈,反响强烈,阅读数人超过1000多万人次,累计为中国加油次数过2.43亿,获中宣部的三度表扬。该作品的巨大能量是如何实现的?首先是抓住了引爆点,顺应“天时(把握关注热点)、地利(快速执行和多渠道分发)、人和(对网友心理的精准把握)”,以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火爆的歌曲《我们的新时代》作为背景音乐,整体主打中国红,互动性和感染性极强,既是一个微视频,同时也是一个小游戏。网友一边见证习近平主席向宪法宣誓庄严神圣的历史时刻,聆听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承诺;一边在点赞“中国心”的互动中,表达对习近平主席的爱戴,为中国加油点赞,点赞结束后显示排名,加油次数及击败网友等情况,在分享时会自然出现“热烈祝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我是第***位为中国加油的人”,同时,设置加油TOP500排名,网友还可以邀请好友进行加油PK,极大地触发网友分享转载的参与性,让报道在互动中轻松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