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是深化人才评价和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人才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开通了生物医药企业高级职称专项评审和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两条“绿色通道”,双措并举助力生物医药人才获评高级职称,旨在为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进一步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滴灌推动创新人才向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苏州工业园区以“用户思维、客户理念”融入人才工作链条,从需求端推动供给端改革,以创新举措的“回声”回应激活人才资源的“呼声”,进一步突出实绩、成果导向,着力破除“唯学历、唯学术、唯资历”。 据悉,近年来,园区生物医药产业连年保持20%以上增速,已经形成了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互动发展态势,一大批海外人才以及具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留学回国人员集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创业,为苏州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职业发展经历、评价体系不尽相同,现行职称评价体系与当前人才职业发展特点不尽契合,导致海外人才及留学回国人员缺乏合理的评价通道,人才对更加高效科学便捷的评价体系呼声强烈。 生物医药企业高级职称专项评审绿色通道的开通表明园区: 全面放宽了申报条件,国家千人、省双创人才可直接参评正高级职称,姑苏领军人才、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及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其他骨干人才可直接参评副高级职称,均无需逐级评审。 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通过评价其代表性成果的研究质量、原创价值、经济效益和实际贡献,来评估人才的水平和潜能。申请人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经历列入重点业绩,优先考量。 简化了评审程序,前期辅导、材料审核全部由园区自主完成,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园区推荐区内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省级人才组成,评审和面试答辩地点安排在园区高级职称评审基地,最大限度方便申请人。 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绿色通道”的开通表明园区: 发布全国首个以产业分类的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资格目录,对取得目录内国际生物分子学技师等27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产业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且在园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人员,在符合学历等基本申报条件情况下,可以直接认定相对应的职称,不再参加逐级评审。 通过打通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的互通渠道,破解对于新兴产业人才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等难题,减少了对人才的重复评价,有效降低社会用人成本,进一步为人才减负。 优化生物医药人才培养制度。突破拥有高含金量国际职业资格的生物医药专业人才申报高级职称的时间限制,大大缩短高级职称获评年限。 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还将抢抓自贸区建设、开放创新、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制定出台园区加快集聚高端和急需人才政策及专项奖励办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支持体系;把“用户思维、客户理念”落到实处,全力运转好园区高层次和国际人才服务中心,建立月历工作机制,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水平;把“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工作方法融入人才工作创新全过程,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的复制与叠加。(袁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