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将大流行(pandemic)定义为“一种新疾病在全球广泛传播”。从1月底世卫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如今宣布构成全球大流行,意味着病毒在全球蔓延的趋势并未得到遏制,严重程度与应对难度皆有所增加。 警钟已经敲响,全球抗疫到了关键时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份致辞中说,世卫组织的这一宣布是“呼唤全球行动的号角”。面对疫情,各国联手应战刻不容缓。 何为大流行 世卫组织网站曾在2010年给出大流行的简单定义,即一种新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其中,流感大流行就是指流感病毒在全球传播,而多数人对该病毒没有免疫力。 流行性、传染性、跨地域性——按照目前世卫组织采用的标准,大流行必须满足这三项条件。世卫组织认定或历史公认的大流行主要包括14世纪的黑死病、19世纪末的天花、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等。最近一次被世卫组织认定为大流行的是2009年从美国和墨西哥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这场波及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历时16个月,感染了至少6000万人口,造成1.85万人死亡。 大流行并非严格的定义,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界定大流行的主要考量不是病毒烈性与致死率,而是病毒影响范围。世卫组织原先将流感警告级别分为6级,其中5到6级为世界范围内人传人,最高的第6级就是流感大流行,表明某种流感病毒在疫情发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国发生了社区层面的暴发,并构成全球蔓延威胁。 世卫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在2月下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世卫组织已不再使用6级分类评估流感等传染病,而是改为流行间歇期(interpandemic phase)、预警期(alert phase)、大流行期(pandemic phase)、过渡期(transition phase)四个阶段。 既然如此,为什么世卫组织仍宣布新冠肺炎是第一个“大流行”级别的冠状病毒传染病? 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曾表示,“如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趋势达到了之前大流行病的标准,世卫组织可能会在沟通中使用‘大流行’这个词”,而当前的疫情形势已满足构成全球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条件。同时,谭德塞在3月1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给出了判断依据:一是基于当前病毒的传播速度、规模与严重程度,二是大“疫”当前仍有国家重视不足、防控不力。 全球疫情现状令人忧心。过去两周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长了13倍,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增加了2倍;目前,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2.5万例,死亡病例超过5000例;未来几周,预计确诊病例数、死亡人数以及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量还将进一步攀升。 除疫情本身,目前一些国家防控力度不足更让国际社会感到担忧。谭德塞在3月10日表示,中国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下降趋势明显,中国疫情局势实现逆转,病毒正在退却。世卫组织多次呼吁国际社会应充分利用中国争取来的“机会窗口”,尽早遏制病毒传播,但一些国家并没有很好地把握这一窗口。 大流行敲响警钟 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12日10时(北京时间17时),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6703例,达到44067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10例,达到1440例。 全球疫情形势严峻,警报“响亮而清楚”。欧洲地区国家累计确诊病例超过3万人,欧盟27国均出现确诊病例,其中意大利感染人数超过1.5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00例。意大利总理孔特当地时间3月9日晚间宣布:3月10日起,意大利将在全国实行封城禁令,并要求意大利全境内,除了供应生活必需品的药房、超市持续营业,其他商业活动一律停止。法国、西班牙、德国的感染人数也迅速上升,截至3月12日,三国合计确诊人数超过8000人。 “没有一个欧盟国家响应委员会呼吁。这并不是欧洲团结的好兆头。”3月10日,意大利驻欧盟大使毛里齐奥·马萨里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欧盟及其成员国为意提供援助速度缓慢,“新冠病毒危机不仅是某个国家的事,它是一场‘欧洲危机’。” 继上周被媒体曝出德国海关拦截了瑞士一批口罩后,本周德国又一次扣押了本应运往瑞士的一批手套物资。欧盟成员国各自为战的局面无疑会加大抗疫难度。当地时间3月10日晚,欧盟成员国国家元首举行视频会议,反思应对疫情不力的现状并商讨下一步措施,确定了限制病毒传播、确保医疗设备供应等四项紧急任务,并设立总额为250亿欧元的投资基金用于抗击疫情。 而在位于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疫情形势同样不容乐观。3月12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当天开盘出现暴跌,跌幅超过7%。暴跌行情导致美股再次触发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确诊病例人数飙升、资本市场“雪崩”正在瓦解美国此前的乐观情绪。 3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全国讲话,宣布美欧旅行禁令、取消将于科罗拉多州和内华达州举行的竞选活动等举措。与此同时,美国社会的恐慌与不满情绪日渐增长,对政府应对疫情不作为的批评声浪此起彼伏。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3月10日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说,美国部分地区已经错过遏制疫情的机会窗口。在被众议员哈雷·罗达询问“美国一些人可能表面上死于流感,实际上却可能死于新冠肺炎”的问题时,雷德菲尔德首次对上述情况予以证实。 中东地区疫情仍在持续扩散,“重灾区”伊朗已累计确诊超过1万例,多位政界要员接连中招,其中包括两位副总统。3月11日,与伊朗隔海相望的卡塔尔疫情急转直下,宣布单日突增238例确诊病例,使确诊人数从20多例增至263例,成为除伊朗外中东地区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韩国和日本的新增病例数开始回落,防控措施初见成效,但并未得到完全遏制。根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通报,截至当地时间3月13日0时,韩国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110例确诊病例,累计确诊7979例;截至当地时间3月13日10时30分,日本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至690例,此外停靠日本横滨港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确诊病例697例。 此次新冠肺炎是历史上首个被称为大流行的冠状病毒传染病。1965年,英国科学家泰瑞在2万名志愿者自愿感冒的实验中发现了冠状病毒,而这一病毒正是流感等一系列传染病的罪魁祸首。人类目前已发现7种致病冠状病毒,其中就包括2003年非典(SARS),它是由蝙蝠携带的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经由中间宿主果子狸传播给人的;2012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以骆驼为宿主,在中东暴发后被一名韩国人带回韩国后引起大规模传播。2019年年末,冠状病毒又一次来势汹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