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指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根据各地要求,停止线下培训行为,不得擅自提前开课形成学生聚集,严防疫情扩散。要规范线上培训行为,对超标超前、应试导向、虚假宣传、制造焦虑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 储朝晖认为,之所以会有一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将此次疫情视为机会,主要还是其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在某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看来,除了少数学校在线教育做得还可以,大多数学校的在线教育和在线教育培训机构是没办法比的。这些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自然认为这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所以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超前、抢跑的方式授课。对此家长需要有定力,不要曲解‘停课不停学’的含义,给学生增添额外负担,让学生陷入过度劳累之中,还是应该把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来。” 袁桂林认为,“停课不停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家庭缺少监护人、网络资源不平衡等。比如有的学生家长被感染隔离,有的学生家长是防疫一线工作人员,这些学生在疫情期间可能都会面临缺少家人照顾的问题,家长更无法配合学校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还有一些农村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当地网络资源不足,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有困难。 “这些特殊群体、弱势群体都是应该被考虑到的,也更说明线上学习不宜让所有学生都参照统一的学习进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应该允许多元化,学生们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袁桂林说。 袁桂林认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广大学生也能受到相应的教育。比如说,同学们可以由此更加关心国家大事。现在有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规定,虽然有些属于疫情时期的特殊制度,但也是普及法治教育的机会。各地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能做到依法依规防控疫情,采取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比如有些地区配备了隔离区域、限制人群聚集、出入小区需要通行证等,这些都是与法治建设、国家治理有关的内容,都是单靠书本无法教授和演练的,此前也很难找到这样一种教育环境。 对于复学后的教学工作,袁桂林认为,首先,坚持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过去有很多经验,此次疫情过后也可以继续,确保复学后的课堂教学与居家学习衔接好。其次,复学后也可以考虑让学生们多接触多媒体教学。疫情期间,多媒体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疫情过后不能将多媒体教学扔在一旁,在日常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记者 杜晓 实习生 李涵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