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回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科技类公司分化将越来越大,科技股在过去一段时间是一枝独秀的走势,这样一个走势中间有一些调整是正常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回调的压力和动能。”华商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童立表示,“核心还是关注产业的趋势。” 博时基金表示,北向资金已连续四天净流出,而两融余额逐步走高,两者出现一定程度背离。随着新冠疫情在海外确诊人数的增加,海外市场近期出现较大幅度回调,国内市场特别是科技板块前期快速上涨,短期存在一定回调压力。短期来看,疫情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两市或短期保持震荡行情。 鹏华基金表示,流动性宽松仍是当前行情最大驱动力,目前仍在蜜月阶段。流动性宽松格局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的重要推手,而定增等资本市场政策的松绑进一步助推了短期市场风险偏好。后续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疫情会否反复,尤其是海外回流的压力;二是政策落地节奏,以及流动性宽松可能的拐点;三是复工实际进度对实体经济的拉力。目前来看,前两个方面都处于相对友好的阶段,尤其是流动性格局,因此整体市场仍处于可为阶段,结构性行情大概率延续。 诺德基金首席资产配置官、FOF投资总监郑源也认为,近期两市交易量破万亿,反映出投资者情绪高昂,科技行情应该是贯穿全年的主题。后续仍将看好TMT、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等板块,市场行情或将在这些主题中轮动。对于偏中游的周期板块,还需要持续观察。 招商安盈基金经理姚爽表示,中期看,随着再融资政策落地,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和市值管理有望再度活跃,资本市场的改革红利、政府推动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政策导向,仍构成市场估值中枢震荡上行的主要动力。 险资看好 股市长期表现 在连续多日上涨之后,股市步入调整。作为A股第二大机构投资者,险资如何调整股票投资策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保险机构投资人士认为,目前市场波动属于市场过热后的回调,仍看好股市长期表现。 一家保险资管公司权益投资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短期市场不排除还会震荡一段时间,但预估长期上行趋势不变,后面应该还是成长股占优的行情。 另一家中型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亦认为,鉴于流动性充裕,除非疫情发生大规模反复,否则股市应该还是可以期待的。 中国平安(行情601318,诊股)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前几天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今年股票相对债券表现可能会好一点。因为债券收益率已经很低,所以目前是在往下走,股票在目前水平上相对吸引力比债券大,但他表示不会太看重具体时点。“有波段机会肯定会抓住和操作,但结构性机会、波段性操作占比很小。”他说。 对于主流险资来说,股市短期涨跌并不会影响险资权益投资整体策略,这与险资的长期特性和投资模式有关。险资权益投资策略一般要在公司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指导下进行,在外部环境、公司风险偏好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会大调。例如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21万亿元,但属于短期操作的ETF和委外投资加起来约1200亿元。 选股风格方面,保险机构偏向以长期投资眼光寻找股票资产,此前重仓股多在“金融、地产、消费”,偏好“流动性好、股息率高、盈利能力强”的行业龙头股。近来,随着高科技应用提速和大健康养老产业兴起,科技成长股、医疗健康股也成为其关注的热门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