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5
摘要:中国新闻网是知名的中文新闻门户网站,也是全球互联网中文新闻资讯最重要的原创内容供应商之一。依托中新社遍布全球的采编网络,每天24小时面向广大网民和网络媒

  中新网上海2月4日电 (卢思语 魏佳妮 王辰轩)1月24日,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出炉。记者4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徐宏研究员团队历经数年研制并实现产业化的纳米磁性载体,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高效分离、捕获与快速检测。

  该项技术应用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成为首批4家获证企业之一。同时,该产品于1月26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内首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以古宏晨教授、徐宏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纳米磁珠”作为提取病毒核酸的核心载体,联合核酸扩增检测试剂,实现针对新冠病毒全自动、全封闭、高灵敏地检测。此试剂盒与检测系统不仅可大大提高检测通量、缩短检测时间,并且可以有效杜绝样品间气溶胶污染,保护医护人员健康。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批件后,这种试剂盒已被发往各地医院、疾控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用于测定疑似患者样本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

  古宏晨教授、徐宏研究员团队的该项技术在为历次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防疫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再一次为国家的疾病防控贡献力量。

  据了解,上海交通大学为充分发挥医、工(理)学科优势,促进医工交叉融合,创立“医工交叉研究基金”(以下简称交叉基金),经过12年的实施,搭建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桥梁,形成了临床需求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环境,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打造了一批交叉研究复合型人才队伍,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了学校优势学科群的发展,在全国高校学科交叉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关注。

  交叉基金确立以解决临床实践问题为主要目标,以临床医生和理工科研究人员协同合作为主要方式,曾于2007年和2010年资助古宏晨教授团队进行磁性纳米材料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为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的成功研发的前期积累创造环境。为有效应对近期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肺炎疫情,进一步发挥基金在开展疫情应急防治技术攻关中的作用,交叉基金正积极组织“新型冠状病毒防治攻关专项”对相关研究进行资助。(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