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大年,全球领“红包”。全球购平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雪地靴、法国葡萄酒、智利车厘子、美国波士顿龙虾等近期销量大增。值得一提的是,1月1日起,中国对850余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其中包括冻猪肉、冷冻鳄梨等国内相对紧缺或具有国外特色的日用消费品。 越民族、越世界,越中国、越时代。若干年前,世人发现,“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若干年后,世人感慨,“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年”。鼠年新春脚步渐近,全球进入“中国年时间”。中国年走红世界,老外也过中国年——在文化交融与文明互鉴的背后,说到底,还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硬核力量。 有两组数据,足以佐证中国经济的引领力。国内生产总值(GDP)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人均GDP首次站上1万美元的新台阶——2019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出炉后,迅速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2020年1月21日,商务部公布了2019年中国外资工作的情况,按人民币计,2019年中国吸收外资达到9415.2亿元,比上年增长5.8%。而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跨境投资直接投资(FDI)是1.39万亿美元,下降了1%。经济复苏千难万难,虽然环球同此凉热,中国仍是风景独好。昨天的“世界工厂”、今天的“世界市场”,扬眉吐气的硬实力,让中国文化有了更扎实的话语权。 海角天涯若比邻,五湖四海皆兄弟。2019年,中国继续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开放、包容的美好形象。积极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中国的“朋友圈”。新中国70华诞前夕,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的脚步只会越走越快,有了普惠世界的中国作为,自然就有了走向全球的中国春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春节文化在海外的认同感加速提升,中国年越来越有了国际范儿。 春节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璀璨耀眼的明珠。这个隆重而喜庆的节日,彰显着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春节里的好故事、新春里的好声音,是中国向世界“说明自己”的最好样本。无论是经济的交流、抑或是节日的共享,都有助于世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温暖、敦厚与悠远。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日本的中国红、迪拜的灯光秀、纽约的红灯笼、各国的生肖票……2020鼠年春节越来越国际化了,就像网友们总结的:先有开放的“朋友圈”,后才有共享的“中国年”。中国过年,全球共享,“我们的春节,世界的春节”!(邓海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