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茶人新春茶会”由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担纲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图乐剧场主理人、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出身的刘海健担纲舞美。整个茶会被分成上下两个半场共同演绎“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上半场以“看见生生之美”为主题,以 “天、地、人、和”四个篇章,一起进行时空和感官探索——回归生长我们的土地,看见茶,看见生命。 前台湾优人神鼓的灵魂鼓者李子建带来的大鼓和颂钵的表演,从云开的震撼到地安的回归平静以及贯穿整场即兴配乐;全国、省级播音奖及配音奖得主、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副会长周军,广东著名配音演员邱阳贯穿全场饱满而又深情的朗诵;深圳非遗博物馆馆长陶一带来的仿佛在远古的吟诵,让“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生死感恩之情倾泄而下;“南派世界音乐”代表马帮乐队主唱叶宏钢用尺八这种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饱满苍凉又空灵恬静的声音反复在探寻这个世界;广州现代舞团舞者张妍用舞蹈《流》演绎着大地母亲生命的舒张,再加上鼓点时缓时急的节奏,这一部分就似流动的水、流动是空气一样舒缓流畅;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竖琴首席陈潼忻一首带着疗愈宛如天籁《夜莺》拨动着在座每个茶友的心;CCTV青歌赛原生态唱法金奖获得者非遗“海菜腔”李怀秀、李怀福姐弟用声音将《畅》表现到了极致;李日坤等用古琴和阅读共同勾勒出来一幅“修心明理安顿佳,左琴右书一杯茶”的画面。 在众位艺术家的演绎之下,整场表演构成了一件走心的艺术作品——在呼唤着每一位大地之子回归对这片土地的关注和热爱。 亮点二:在团圆的日子喝幸福茶。 这次茶会,茶是不可缺少的元素。“清欢”、“天谷幽兰”、“金澜香”、“大红袍”、“昊天厚土”等茶品一一奉上给来宾,浓烈淡雅的滋味皆有,喝着茶的日子总是幸福的。 1月18日为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恰逢南方的“小年”,让这场茶会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儿。下半场的节目一“团圆日子,幸福茶”为主题:情景剧“团圆茶”呈现的是在新春时节,一家人围炉而坐,品佳茗,话家常,陪伴、团圆,品一杯幸福家庭茶,感受并传递家庭的情感和温暖;来自山的孩子南派民谣音乐通才叶宏钢和来自海的孩子玩具船长主唱李弈瀚用中西多种不同的乐器吹奏应和,呈现山与海,阴与阳,既是碰撞,也是交融。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民谣艺人、民谣诗人蒋明与空山乐队带来了《沉香亭》、《吃茶去》《从前慢》三首原创民谣歌曲用歌声给我们讲述了光阴与人生有关的故事;有“上海歌姬”、“丝路百灵”之称的著名歌手林宝,用圆润典雅的歌声带来了一首沪语《四季歌》和《共舞》,唱出了茶人的风情万种,现场氛围热烈。 击鼓传花抽奖环节,欢乐满场。在这样的氛围下,台湾紫藤庐创始人周渝老师说:“在这里,茶一口喝下去会展开无限空间。我们看到茶的气,看到自然空间,打开心灵,同时也感受到别人的快乐和沧桑,将快乐分享,为沧桑予以安慰,整个空间就是无限芬芳,无限芳华。” 亮点三:让天下茶人一家亲,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少海先生在致辞时表示:此次活动的发起方和承办方——《茶道新生活》杂志社团队,虽然是茶行业内的一支年轻团队,但在吴垠女士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在茶源土地上行走,保持真实客观的态度,坚守原创和独立出版原则,传播中国茶源地理、讲中国茶故事,向世界报道中国茶文化。他们的这种坚持,令人尊敬。 这场茶会特别设置了一个《连接》的环节,茶道新生活创始人、《茶源地理》系列丛书主编吴垠女士配合着一张张来自土地的图片记录讲述着这个团队与土地的连接,并邀请现场的嘉宾和产区代表将来自各个地方不同颜色的土壤倒入同一个大罐子之中,寓意“同一片土地,同一杯茶,关爱母亲,茶界同心”。 与此同时,台下的茶友们也都收到了12种土壤组成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它们来自安溪、临沧、潮州、建阳、建瓯、福鼎、安化、武夷山、雅安、勐海、祁门、易武这12个茶道新生活和茶源地理团队走过的茶产区。这12种土壤装在一起,每一片土的颜色都不同,也让大家非常直观地去理解为什么茶能够有这样不同的地域、品种、工艺。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先生对此感触颇深,他当场表示,希望这些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土壤,也能跟当地的茶一样,成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展品。 此外,茶道新生活、茶源地理为碧丽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芒摆有机庄园颁发“《茶源地理》No.001示范基地”证书。吴垠女士表示,在所走过的产区当中,这片土地令她的印象最为深刻——这是中国第一个按国际可持续农业标准建设的有机庄园,并成为中国首家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RA)的茶园,所以这样干净的土地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保护。同时茶道新生活创始人吴垠女士也希望未来能够成立一个“关爱土地”的基金会,让更多纯净的大地受到人们的珍惜和爱护。“土地,是生命的根,土地,是生命的根,这次活动,是带有启发和创造的。我们希望她的共鸣能让更多茶人连接在一起,并打开更多的生命空间。”吴垠表示。 亮点四:无处不在的茶 这场茶会更多的用心体现在细节上。一进门就有以“回归土地”为主题的微型摄影展,邹忠伟、黄健、刘明、吴光明、叶景灿、屈楷棠、陈桂源等摄影师的作品把大地和大地上的生物最动人的一刻定格在画面中,包括靓丽的茶园,绵延的山和风光还有动人的人物。 来宾到会场前,需要“上交”一泡自己的茶作为大家交换的礼物,再领一张写上自己名字的茶票作为入场券。进场时,来宾可以亲手写下的新年祝福挂上桂花树,希望来年的愿望都实现。 会馆内被叶下珠包围着,副舞台上铺设着草通向主舞台,尽头还有一棵在枝头轻飘着花絮像伫立在风中的白树,宾客的桌子上摆放着潮汕红泥炉和还有砂铫,还有潮州手拉壶用的红泥,再呈上飘香的茶,让每桌一开始就进入到茶的氛围中。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先生表示:“感谢茶道新生活为本次茶会做出精心用心的设计和准备。” 中国茶叶博物馆吴晓力馆长也注意到这些细节,赞许地说:“这是开了个好头,包括场景的布置是动了脑筋的,有很多美的地方。” 整场茶会,在现场所有茶人和工作人员的大团圆合影当中圆满落幕。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吴晓力先生表示:“作为主办单位,我们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在这件事上投入情感和创意。”他对此次茶会的形式予以赞许,认为是一种有创意的传递茶文化的表达方式,也体现茶人的一种新的需求,茶人能够相聚。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茶的精神和春节这个特定习俗节日,情感上是契合想通的,借用“春晚”这样熟悉的概念,让大众的走进茶共享的时代,这个切入点非常好,拉开了茶界活动新形式、新篇章。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女士也表示:“中国茶人春节晚会是“国际茶日”这样一股东风,让这么多中国茶人相聚。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这杯茶,要把这个瑰宝好好地献给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