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层基础持续深化。借南通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之势,推进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实现基础网格、专属网格、专业网格“全要素”一体化运行,形成社会治理新亮点。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快构建“网格化”与“大联动”社会治理机制。不断提升网格管理质量,构建全方位、网格化、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实现“精细化管理、贴心式服务”。 (五)以提升幸福指数为出发点,实现民生保障新突破。 1、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顺应群众期待、回应民生关切,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办事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老小区改造工程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形成切实可行的设计、施工方案,完成城中花苑、金沙小学宿舍楼的改造任务。抓好“厕所革命”,做好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积极争取经费保障,确保农村户厕配套设施及运营管理良性运行。按照“一户不能少、一户不能落”原则,推进区级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住房保障工作,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根本保障。谋划推进老城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老城区有机更新,提高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2、均衡发展社会事业。落实全区教育发展大会要求,做好辖区内学校服务工作,牵头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定期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安全检查,不留盲点,不留死角。做好民代幼登记工作,确保民代幼群体的稳定。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基层党组织作为核心,保持党组织对联创区有形、有效的覆盖监管。创建建设路“党建食安联创示范区”,定期对建设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析研判,改善经营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健全兜底保障体系,深入落实社会救助和精准帮扶政策,做好困难群体的帮扶关爱工作。积极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3、不断提高文化品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倡导等文明实践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正气。突出运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科学利用、有机整合,探索“文化+”模式,推出精品力作,讲好运盐河故事,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让运盐河的历史底片成为金沙对外宣传的形象名片。巩固提升百场文化惠民工程,推陈出新,结合“金沙大文化”文联活动和长三角优秀文艺女干部才艺大赛,打造一批内容好、质量高、教育性强的节目,打响金沙文化惠民品牌。(孙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