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中美贸易局势向好 国内豆市供给或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2-19
摘要:特别关注: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排除工作启动仅一周,即传来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消息。后期美豆进口预期增加,油用大豆需求将不再争抢国产豆源,国内食用大豆后市不确定性增加。 1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展部分大豆、

  特别关注: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排除工作启动仅一周,即传来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的消息。后期美豆进口预期增加,油用大豆需求将不再争抢国产豆源,国内食用大豆后市不确定性增加。

  12月6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展部分大豆、猪肉等自美采购商品的排除工作,启动仅一周时间,又一则新的消息很快传来: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之后美豆入关或有超预期的增量,油用大豆需求将侧重于美豆,不再争抢国内豆源,对食用大豆行情的助推效应大幅降低。这种“突如其来”的信号释放,也将对未来新季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行情形成较多不确定性影响。受此影响,国内食用大豆后市也存在很多变数。

  关内豆市前期的活跃气氛已“销声匿迹”,销区经营商曾“找着买”,产区收购商却喊着“无货”;目前,这类主体已有浓厚的出库意向,且对出货价格表现松动;许多引领行情的大户已失去“感召力”,也不再群发上涨信息,收购价格向理性回归。终端市场“少进慢补”陆续体现,令产区外销愈显清淡。

  东北产区抢粮激情日渐消退,但囤粮较多的贸易商对后市看涨依然信心十足。这类群体持有的大多是涨价前入仓粮源,在基层粮源较少的状态下,借助期货上涨“炒作”,至今仍有“余波”,让中小型商户陷入纠结。由于下游需求对价格的“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产区出现“你不卖他卖”的现象,区域间有较多主体价格开始松动;个别大户已有 “见好就收”的反应,开始把粮源转入期货建仓。受此影响,各区域收购主体盲目追涨的现象大为改观,目前收购价格趋于理性。

  关内追涨失“激情”

  高价难撑现“松动”

  本周,关内气温将陡降,收购量会较低,各地收购网点多以去库存为主,终端市场对质量和价格会有挑剔现象。部分区域出货价格将下调,但幅度不会太大,销区市场无需惊慌。值得提醒的是,河南许昌、漯河、周口已流入大批乌克兰大豆,由于乌克兰大豆“长相”与这些产区的大豆极为相似,掺兑后难以分辨,且其价格低廉,掺兑现象加剧。不过本批次乌克兰大豆蛋白含量仅39.5%左右,出浆率明显低于正宗的“地产豆”,对当地纯正豆源价格带来较大影响,建议市场谨慎采购。

  正常情况下,产区大豆价格上涨,多是由市场需求拉动,而今年本轮大幅上涨却是由产区硬性推动,销区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现象出现后,产区之间相互追涨,形成较强的联动性。各地收购商滋生攀价心理,以致豆农、下乡收购的经纪人和收购商集中待价。持豆较多的一天多次向下乡经纪人发送涨价收购信息,实际上越发涨价信息收购量越少,加上持豆偏少的“擂鼓助阵”,令部分地区价格虚高。

  由于终端消费增量微弱,对产区过快的上涨难以承受,市场多以消化库存为主,理性观望。产区豆源释放缓慢,区域间“大户不卖小户卖”,基本能够满足近期市场需求。面对现状,许多大户挺价心理开始松动,过高的陆续回调,但这种回调仅是部分虚高的进行整理而已。

  河南许昌、漯河、周口掺兑乌克兰大豆的现象,令产区豆价混乱,精选后视掺兑量多少,装车价在4500~4560元/吨之间,真正的地产豆过增压比重筛和带选的仍在4600~4640元/吨。永城略有回调,装车价在4500~4560元/吨之间。

  安徽太和掺兑国产外地低价豆源现象较多,总体质量偏差,装车价在4460~4520元/吨之间;亳州涡阳价格略有下调,主流价格在4540~4580元/吨;淮北百善、刘桥、铁佛收购价格已失去“风向标”效应,装车价由最高时的4660~4700元/吨降至目前的4600~4640元/吨,出货明显清淡。宿州灵壁、泗县及埇桥区总体下行40~60元/吨,装车价在4500~4540元/吨之间,但该地区已出现少部分商户掺兑俄罗斯豆源的现象,对区域间价格有“搅局”作用。

  江苏南部的南通、盐城、大丰、东台、兴化、淮安等产区“翠扇”“腐豆”“黑脐王”等优质品种价格涨幅较大,销区市场接受度降低,这类品种价格若不下调100~200元/吨,其僵持现象将延续;“杂花豆”报价4760~4840元/吨,有价无市,豆源滞留现象加剧;加上部分收购商前期从山东大批“倒购”的豆源掺兑,产区价格和质量使终端市场产生很多质疑。北部的徐州睢宁、贾汪区、沛县等地前期价格明显冲高,现已理性下调,“杂豆”主流装车价已回归到4560~4640元/吨,但部分优质类品种价格依然坚挺,沛县“大乳白”品种受种源毛粮收购价6000元/吨“托举”,挑选后的商品豆    质量略降,装车价却在5800~5860元/吨之间,许多下游需求主体只能“望洋兴叹”。

  山东鱼台、金乡、梁山、微山、汶上等地,种源选购现象令商品豆质量下降,价格虽有下调但表现偏慢,主流装车价4560~4640元/吨,部分区域有掺兑乌克兰或俄罗斯“加豆”的现象。

  关内部分区域食用豆的掺兑现象将对其行情形成制约,终端市场销售虽然同比增量,但按产区现行价格,经营商利润微薄,集中补库难以体现,产区看涨意愿将逐步“磨灭”。春节前虽有消费高峰再现,但时间短暂,拉动效应偏低。建议产区继续理性释放豆源,给后市预留一定的空间。

  东北赌市有“热钱”

  理性交易避“风险”

  东北产区基层粮源收购日渐匮乏,调查显示,流入加工市场的仅占总产量30%,进入油企的占15%,预留种源占5%左右;余下50%的总量,农户约占15%,而不同的贸易主体持有量占35%。这么多的粮源积压在产区,部分贸易商却存在浓厚的赌市心理,其理由是:期货交割库移至黑龙江,需要一定量作底部建仓;传言国储已没有粮源在下年度拍卖;有“热钱”参与今年豆市囤积。

  经历本轮大幅上涨之后,许多人认为这种现象夹杂着“炒作”因素,但笔者认为,由于产区价格在底部运营时间较长,豆农提前得到高额的补贴后,前期售粮情绪明显高昂;同时,贸易商又推出了“保斤”“保价”等不同形式的存储模式,豆农存储率降低,大批豆源“归堆”。持有较多豆源的贸易商在基层豆源偏少的状态下,加上国储轮换豆收购价上调、油脂需求在“双节”前出现备货高峰、期货建仓拉动行情走高等一系列利好体现,致使贸易商“非理性”追涨,看似有“炒作”迹象,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价格快速上涨也属正常。销区市场需有适应过程,因市场待消耗豆源与产区短暂的上涨难以合拍。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