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去一个乡镇中心校走访,目的是想和校长、老师一起想办法、想出路。当我走遍整个校园,目睹50个学生挤在不到50平米的教室里,根本没有达不到70平米的国家标准,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啊!”吴位雄谈起工作,言谈间信心与遗憾并存。 通过了解得知,曾担任过农业局、水务局、发改局等多个职能部门领导的吴位雄,这一次来到教科局工作,扛起教科脱贫这幅重担子,是全县赋予他的托付,也从中清楚地看出,施秉对于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视。但我们同样清楚,教育扶贫要着眼长远,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扶贫规律。 我浏览施秉融媒体中心新闻得知,就在助学团来到施秉的前一周,该县副县长田昌琼到杨柳塘镇村级学校调研。她走访各学校食堂,专门调研学校明厨亮灶、食品留样、学生就餐工作,强调要丰富学校的内涵发展,努力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我还在走访过程中听到一个扶贫关键词——林下经济。我想,对于施秉大山里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飞出林子,去接触新事物,感受新趋势,学习新知识,再回来报答家乡。而全程陪同我们走访助学的几位当地志愿者,不正是感恩扶贫的真实写照吗? 总之,吴位雄局长的三番深情讲述,昆山开国际15年助学长跑,都在努力让贫困学子搭乘扶贫、扶智的航班,建设一个更美丽的新施秉,也是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的新时代背景下,一定要书写的光辉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