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9月23日福州讯(吴勇)“2019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今天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下午,主办方邀请两位业界专家为参加活动的华文媒体代表们进行了精彩的授课。 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韬教授以《中国互联网发展与媒体责任》为主题,从“时势:全球互联网演进与思考”“中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变革:从传统媒体到未来媒体”“担当: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责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李韬指出,互联网成为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发展新格局的主导力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数据日益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新一轮大国博弈焦点;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成为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世界主要国家都将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围绕网络空间发展主导权和制网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李韬认为,除了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网络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以外,中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迈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网络内容建设和综合治理还任重道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高端人才严重不足,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网络空间依法治网水平也有待提高。 “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组织’正在嬗变,活跃在网络上的个人和群体正在成为信息来源的主角。”李韬说,如果我们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新变化,不遵循网络生产和传播规律,不重视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互动、扩散,就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因此要善用议题设置,掌握话题主动,还要善用网言网语,不能鸡同鸭讲。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责任,李韬提出了利于人类、利于国家、利于社会的“三原则”。而对于媒体人,李韬则认为创新是最重要的责任,他表示,媒体人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不能脚已经迈进信息社会,身体还停留在工业社会,脑袋还是农业时代的思想,必须跟上时代,与技术共同进步,“绝对不能等到大事已成,更不能等到大势已去”。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专家张荣刚以《对外传播:从说明到共鸣——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张荣刚认为对外传播要建构“三宏体系”,即宏伟目标定位、宏观战略思考和宏大运筹智慧。 他提出一个“对外公共传播”的概念,即通过文化交流、信息沟通等多种形式,影响国外公众和了解、获悉他国情况,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传播相应价值观的方式。 张荣刚强调,不能简单将对外公共传播等同为宣传,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对外传播,都必须把握公共传播的内在规律,并与本国实际结合,开创具有本国软实力特色的对外传播。 如何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对外传播?张荣刚结合案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要做到“两个必须”。一是必须颠覆“单向窄众传播”的传统理念,要从单一单向的“说明”转变成为双向多元互动的“共鸣”理念;二是必须构建“多维体系”,要选择多形态的传播渠道、搭建多层级的传播平台,运用多元化传播手段制作多样性的国际化传播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外传播,保证信息的到达率与影响力最大化。 与会的华文媒体代表表示,通过全天的嘉宾演讲和专家授课,对中国互联网和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今后要努力提升互联网思维。 “2019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建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电视台承办,福建华人头条传媒有限公司执行,通过嘉宾演讲、专家授课、交流研讨,成立丝路华媒协作网,以及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共商共议,携手促进海丝华文媒体发展,共同推动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