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殊为不易的一年,资本寒冬,市场降温,舆论风暴……尚在成长中的中国电影产业遇到来自内部、外部的重重挑战。2019年1-5月,影视大盘承压,攻克时艰的时间仍未过去。 6月17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国际电影节一起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如约而至。 在这一场中国影视界顶尖财经论坛上,除了发布《强影之路2019》白皮书,还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于冬以及著名演员、导演吴京颁发了“中国电影领军人物奖”,向领导中国电影的领军人致敬。 论坛环节,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磊、上海电影集团总裁王健儿、慈文传媒创始人马中骏等数十位行业大咖悉数到场,就票房九年首现负增长,制片和影院分账比例等“接地气”的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唯一一场深度聚焦5G和影视产业密切结合的产业峰会。除了对内容制作方式和流程产生深刻改变,大咖们预示了5G变革后行业的新机遇。 第三届中国影视领袖峰会现场 冷中更需理性 行业大佬把脉行业动向 本次峰会召开恰逢其时,正值外界再度聚焦中国电影之时。前不久,中国电影交出2019年前5个月的“成绩单”,据猫眼数据,2019年1-5月中国电影分账票房(不含服务费)累计249.41亿元,同比下降6.35%;2019年1-5月观影人数仅为6.89亿人次,同比减少1亿人次。自2011年起,9年来中国电影同期的票房和观影人次首次出现下降。 而两周后,就是传统票房周期中引人关注的暑期档。暑期档常诞生爆款,中国影史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有三部来自暑期档,其中包括冠军《战狼2》,2018年暑期档更是以163.46亿元总票房打破了中国影史的暑期档票房纪录。2019年暑期档能否再掀起“热浪”,提振目前趋冷的中国电影市场,相信在现场影视大咖云集的峰会中已找到答案。“今年大家都比较理性、比较冷静,面对电影产业陷入这样一个困境,大家都在寻找应对之策。”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直言道。 与此同时,峰会三年来一直密切关注资本对于影视产业的态度和动向。从传媒行业2018年年报及2019年一季报披露数据来看,2018年传媒行业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商誉减值,行业内生增长压力较大。估值角度来看,目前32倍的PE(TTM)处于历史地位,行业指数的反弹和修复,让市场重归理性,受邀参加峰会的多位嘉宾来自行业的上市公司,还有资深投资人,在行业冷静期如何突出重围,他们的观点昭示着影视产业的新风向。 厚德前海基金合伙人、首席投资官陈昱川指出,过去几年影视行业飞速增长,缘于院线和互联网平台这两大水龙头在快速放水,但从2018年开始,放水减缓。“未来影视行业的机会是与消费的结合,把观众变成用户,并大力提升用户价值。”对此,陈昱川提出三个建议,内容长久化、内容品牌化以及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TO C的渠道。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10.5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将增长到122.8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庞大的市场也给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如何实现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