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国际能源署报告:清洁能源系统型中的核电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6
摘要:国际能源署报告:清洁能源系统型中的核电,2019年5月,国际能源署发布《清洁能源系统型中的核电》,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对报告的执行摘要进行了翻译,分享给

北极星核电网讯:2019年5月,国际能源署发布《清洁能源系统型中的核电》,在此ERR能研微讯研究团队对报告的执行摘要进行了翻译,分享给大家,欢迎转发扩散!

(来源:微信公众号“ERR能研微讯”  ID:Energy-report  作者:ERR能研君)

执行摘要

清洁能源转型中核电扮演重要角色

目前核电为电力生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18年全球10%的电力供应来自核电。在发达经济体,核电在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18%,是最大的低碳电力来源。然而,近年来,核电在全球电力供应中的占比持续下降。这是由发达经济体推动的,在发达经济体中,核电机组正在老化,新增的装机已逐渐减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建造的一批电厂已经退役,这减缓了向清洁电力系统转型的速度。尽管太阳能和风能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但由于核能的减少,2018年清洁能源在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仅为36%,与20年前相同。阻止这一下滑对于加快电力供应脱碳化步伐至关重要。

全世界清洁能源转型将需要包括核电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全球能源越来越多地以电力为基础。这意味着,实现能源系统清洁的关键是将电力部门从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生产者转变为低碳来源,从而减少运输、供暖和工业等领域的化石燃料排放。虽然预计可再生能源将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但核能也可以与使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的化石燃料一起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巨大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各国应设想核能在未来能源中的角色。要实现符合可持续性目标—包括国际气候目标—的轨道,清洁电力的扩张需要比目前快3倍。到2040年,全球85%的电力将需要来自清洁能源,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36%。除了对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资外,到2040年,全球核电发电量还需要增加80%。

核电站以多种方式为电力安全做出了贡献。核电站有助于保持电网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可以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调整运营。随着风能和太阳能光伏(PV)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上升,对此类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核电站可以通过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引起的季节性波动影响,并加强能源安全。

延长核电站的寿命是使能源转型回到正轨的关键

在发达经济体,政策和监管的决定对老化反应堆的命运仍然至关重要。他们的核电站的平均服役时间为35年。欧盟和美国拥有最大的现役核电站(超过100GW),这些核电站也是最老的:欧盟的反应堆平均服役时间达到35年,而美国则达到39年。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设计的服役年限为40年。到2025年,发达经济体目前约四分之一的核电装机将被关闭—这主要原因是减少核能“角色”出现的政策导致的。剩余装机的命运取决于未来几年有关延长运营时间的决定。例如,在美国,约有90座反应堆拥有60年的运营许可证,但有其中的几个反应堆已经提前退役,更多的反应堆面临退役风险。在欧洲、日本和其他发达经济体,核电站寿命的延长也面临着不确定的前景。

经济因素也在发挥作用。对于核电站,寿命延长相较新建要便宜得多,通常与其他发电技术(包括新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相比具有成本竞争力。然而,它们仍然需要大量投资来更换和翻新使电厂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低电力批发价格和碳价,加上关于冷却反应堆用水的新规定,使得美国的一些核电站经济上无法“存活”。此外,市场和监管制度往往惩罚核电,因为它没有为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价值定价,也没有为核电安全做出贡献。因此,发达经济体的大多数核电站都有可能过早关闭。

投资发达经济体新核项目的障碍是巨大的

建造新核电站的计划将极大地影响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机会。防止核电站过早退役并使其取得更长的延期减少了增加可再生能源的需要。但如果没有新的建设,核电只能为向更清洁的能源系统转型提供暂时的支持。

新核电站建设的最大障碍是调动投资。建造新核电站的计划或将面临着与其他发电技术相竞争,以及大型核项目需要数十亿美元前期投资的担忧。在引入有竞争力的批发市场的国家,这些疑虑尤其强烈。

核能技术本性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的挑战可能会阻碍投资的进行。主要的阻碍包括投资规模大、筹备时间长;施工问题、延误和成本超支的风险;以及未来政策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芬兰、法国和美国的在建先进反应堆的工程中存在长期拖延。事实证明,它们的成本远远高于最初的预期,抑制了投资者对新项目的兴趣。相反,尽管韩国计划减少对核电的依赖,但是该国在按时和按预算完成新项目建设方面的记录要好得多。

如果没有核投资,实现可持续能源系统将要困难得多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