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国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普京的“2024问题”(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3
摘要:在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内外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况下,这也是维持和巩固普京长期执政正当性的理性决断。2014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半岛所产生的光环效应正在渐渐消褪,2018年养老金改革不受欢迎后,俄罗斯民众反对率

在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内外环境整体不佳的情况下,这也是维持和巩固普京长期执政正当性的理性决断。2014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半岛所产生的光环效应正在渐渐消褪,2018年养老金改革不受欢迎后,俄罗斯民众反对率大幅上升。因此,在政治和经济形势尚有可为之处时采取行动很有必要。一旦民意出现大幅波折,再完美的权力更替计划可能也会遇到麻烦。对俄罗斯政治而言,这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在过去两个月的时间里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在变革和稳定之间选择了后者,延续和秩序再一次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

这样来看,一切问题都变得更简单了。不管普京的最终计划是什么,包括潜在的继任者名单和平行的超级总统结构在内,所谓的“2024问题”已经不再那么紧迫。无论普京在2024年选择什么,他都可以至少在此之前保持主角光环。

普京此次的大修宪行动至此都是特别成功的,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还将继续着这种连战连捷的态势。3月14日,普京已经签署了宪法修正案并将其发送给宪法法院,由后者在一周内给予是否违宪的定论。1998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曾经要求宪法法院将他在苏联尚未解体前竞选俄罗斯总统的任期归零,使其可以在2000年连选连任,但遭到了拒绝。如果当时是相反的结果,可能后续的很多故事都要重写了。但历史没有假设,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至于4月22日的全民投票,按照一条普京独创的规则,即以简单多数通过即可而没有投票率要求,这反而成了修宪最容易的一环。更何况,这份包括近400项修正案、总篇幅达68页的宪法改革方案,本就是一份贴着“民意不可违”标签的政治杰作。对经济权利的强调和补充,对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异性婚姻、对上帝的信仰等等,都给整体趋于保守的俄罗斯送上了定心丸。

这样一来,普京巧妙地隐藏了自己的主要目标,也让反对派失去了主动权。一方面,本就一团散沙的反普京力量很难动员人民投票反对一部充满社会关怀的宪法。据独立民调机构莱瓦达中心专家沃尔科夫的评估,只有约2%的人口准备上街。另一方面,从启动宪法改革讨论到议会上下两院和地方议会审议通过修正案,整个政治进程始终以超高速运行,反对派用来反对的时间极其有限。而新冠疫情的暴发也让普京政府可以合法合理地限制大规模政治动员,对于4月22日即将举行的关于批准宪法修改的全民投票,反对派无所作为是大概率事件。

新的宪法修正案中,超级总统制依然是俄罗斯的国本所在,并且宪法改革最终赋予了未来的俄罗斯新总统事实上更大的总统权力。

最为关键的是,国家杜马看似获得了总理任命权,但新宪法强调总理应直接向俄罗斯联邦总统负责,履行俄罗斯联邦政府的任务。这样一来,总统看似让渡了部分权力给议会和政府,但一个以总统为核心的依附性权力结构同样获得了强化。

“长久的普京之国”究竟是多久

一切似乎表明,和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相比,普京就是俄罗斯最大的确定性。而这位政治强人在2024年根据新宪法再出发已经板上钉钉。实际上,修宪只能说提供了普京长期执政至2036年的法理空间,合法性的获得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政治议程。

笔者倾向于认为,对于普京会不会第五次入主克里姆林宫这样的大问题,现在根本没有明确的答案,可能连普京本人都不知道。今年2月,普京的支持率曾一度跌至29%的历史低点。相比之下,即使在2018年抗议提高养老金年龄的高峰期,普京的支持率也没有低于35%。

目前看,未来四年普京是否能重现类似于2014年克里米亚“回归”那样的高光时刻,并从高涨的民意支持中获取充足的连任正当性,直接关乎到普京的最终决定。

有消息显示,普京在最后时刻对特列什科娃提出任期“清零”提案的默许,似乎和2011年决定重返克里姆林宫的逻辑类似。据俄罗斯重要的政治家尤马舍夫和另外一名媒体人齐加尔的不同叙述,当时普京的决定是基于利比亚冲突期间对梅德韦杰夫在动荡时期领导俄罗斯缺乏信心。

这一次,普京的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则毫不讳言地指出,普京的决定反映了“世界上的极度动荡”,“在这些困难时期,权力的稳定、坚定和一致具有巨大的意义”。如今,国际秩序重构、国际体系转型和国际权力转移三种进程同步加速并相互叠加,后冷战时期国际安全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格局日益受到巨大冲击,并导致大国局部冲突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普京身上的光环或许可以继续让总体实力趋于下降的俄罗斯获得超出其国力的影响力。

2019年2月11日,时任总统助理、长期身为普京侧近人士且一向被视为克里姆林宫意识形态操盘手的苏尔科夫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了引人瞩目的一篇文章,题目为《长久的普京之国》,就此拉开了关于普京去留的“2024问题”大讨论的序幕。自此之后,俄罗斯在普京第四个总统任期结束后将走什么样的道路,便成为了热门议题。

今年1月,苏尔科夫预想中的“没有普京的普京主义”时刻似乎已经初露端倪。然而,正如普京本人总是做出令外界难以预测的决定一样,这一次,几乎全世界都是看到了故事的开头,没有猜到故事的过程。而很多人自以为猜到的故事结局,可能还存在诸多变数。而长久的普京之国到底有多长久,还需要经受历史和时间的重重考验。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