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网络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工行盐城分行制造业贷款增速领跑苏中苏北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3
摘要:今年以来,工行盐城分行紧扣盐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监管工作指导,围绕“三市”战略,聚焦“两重一实”实体经济领域,坚持支持重点、服务实体、创新发展、风险管控等同步推进,各项业务指标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趋势。至9月末,该行

  今年以来,工行盐城分行紧扣盐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监管工作指导,围绕“三市”战略,聚焦“两重一实”实体经济领域,坚持支持重点、服务实体、创新发展、风险管控等同步推进,各项业务指标总体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趋势。至9月末,该行公司贷款增幅18.95%,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幅列省行系统第五,累计发生投放55亿元。

  提高站位,上下联动抓“主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金融服务回归本源的首选项,也是工行条线自上而下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核心主线”。工总行将2019年作为“先进制造业金融服务年”,先后出台了《加快拓展先进制造业信贷市场的意见》和《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了金融支持服务制造业的“路线图”;省分行聚焦13个重点产业集群,将区内高端制造企业纳入“千户工程”白名单予以重点支持。盐城分行在“核心主线”的执行中,明确2019年力争完成制造业发展目标。各支行行长作为区域内制造业信贷业务发展第一责任人,分管公司金融业务行长作为直接责任人。各行制造业信贷任务完成情况作为2019年度经营绩效评价指标,重点考核制造业贷款增长情况及中长期贷款占比、市场拓展等指标。

  聚焦重点,多措并举抓“主业”。高质量支持服务制造业、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让信贷资金投到实处、用在实体、产生实效。为此,盐城分行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聚焦拓户工程。开展“金融惠企进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走访对接和精准服务的力度,做到区域内企业全覆盖,为后续服务提供“目标储备”。5月份为加强对星级企业的服务力度,加大对优质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根据市人行提供的信息,收集整理某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等29项星级企业的资金需求信息,组成专门的工作团队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了解星级企业的融资需求,有效地服务。9月末,盐城分行制造业客户较年初净增32户。二是聚焦重大产业。对全市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苏沪产业联动区等各类产业园区进行重点服务。同时,不放弃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项目,7月份风电装备产业射阳某公司项目通过省行贷审会,截至目前已投放9800万元。三是聚焦小微企业。5月份以来,积极开展“普惠金融基层行”活动,先后对东台、大丰、开发区等区域进行专项营销活动,取得显著效果。至9月末,人行降准口径贷款较年初增加3.2亿元,三季度增量计划完成率111%。目前服务小微企业制造业客户较年初增加30户。四是聚焦并轨管理。继续实施信贷增量与存量的并轨管理,逐笔把握好收回移位再贷资金的投向,确保其投放到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至9月末累计平移贷款65亿元,其中50亿元投向制造业。

  激发活力,改革创新抓“主动”。在工作体制上,7月份在全辖成立12支普惠金融专营团队和专职的项目团队,为制造业的市场拓展和金融服务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围绕新兴制造和传统制造转型升级两大领域,建立先进制造业精准拓户名单库机制,推进辖内先进制造业信贷客户名单库建设,建立企业目标客户储备库,通过融资座谈会、产品推介会等多种形式挖掘客户需求。同时,持续发挥直属机构大客户中心贴近市场优势,按片区增强对重点项目、重点客户、重点区域的服务能力。在机制流程上,单独成立了授信审批部,提升审批效率,清理信贷流程中低效率不增值的环节,建立先进制造业企业准入、审批、发放的绿色通道,推行贷款申请“一站式”审批办理,建立信用评级、客户管理、贷款发放等一条龙快速运作。对民营企业、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等实行信贷准入和集体审议一体化操作,摆脱以往信贷管理部门先准入,“信贷与投资业务议事委员会”再集体审议的模式,同时增加了会议频次,提高对客户需求响应力。在产品创新上,针对部分先进制造业起步较晚、规模小、资产轻以及抵押担保手段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加强融资模式创新,对于制造业企业,除了不动产抵押、第三方担保等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外,还大力发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收益权、股权等新型抵押方式,对于绿色制造企业和项目,还积极探索通过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绿色金融产品提供支持。在服务效率上,认真落实关于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决策部署,规范收费管理,增强合规经营和规范发展意识,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的负担。

  合规经营,风险防控抓“主责”。坚持专家治贷,成立新客户准入预审委员会,推行新客户准入预审,客户选择上坚持“择优筛选、分层管理”的原则,常态化地开展大户会诊和大户分析,对存量客户定期开展全方位体检,准确定位风险点,一对一定制风险管理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大额风险的发生。推行尽职免责机制,主动联合地方财政成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融资基金,以此作为企业融资的增信手段。落实尽职免责机制,保护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坚守创新边界和合规底线,有效开展不良贷款处置,努力提高金融质态。(朱开俊)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