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伟提醒四类易受骗高发人群 四川新闻网成都6月14日讯(记者 文骥 刘佩佩 摄影报道)今(14)日,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公安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1-5月,全省共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去年增长70.72%,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同比去年增长180.68%。记者获悉,虽然公安机关在不断强化宣传防范、持续开展高压严打,但诈骗分子通过不断变换作案手法、转移犯罪窝点等逃避侦查打击,此类犯罪案件高发态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大额被骗案件时有发生,发案上行压力巨大。 预警管控成效方面,全省公安机关依托“三方通话”平台以及全省诈骗电话防范拦截系统对诈骗电话从信息流、资金流等渠道进行了全面封堵拦截。今年1-5月,全省共拦截诈骗电话34.7万条,拨打预警劝阻电话2.97万条,关停涉案电话卡75880余张,止付涉案资金7.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冻结被骗资金9.6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4倍。 省公安厅刑侦局副局长杨林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案成本低、收益高、打击难度大。目前,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一,境内诈骗团伙向境外转移趋势明显。近期绵阳、宜宾、南充等地多起在侦案件发现,作案窝点均设在东南亚国家以及中缅边境地区。其二,重点地区诈骗团伙向内地转移逃避打击。近期,达州、巴中、宜宾、泸州、南充等地公安机关先后成功打掉5个以福建籍人员为首流入到我省的输入性犯罪团伙,显示福建等重点整治地区加大打击力度后,犯罪嫌疑人有外流到内地实施犯罪的新动向。其三,冒充公检法案件有所抬头。4月中下旬以来,部分市州不断新发冒充公检法案件,从作案特点看,犯罪分子不再单纯依靠网络电话诈骗,也不再诱使受害人到银行转款,而直接让受害人通过QQ等社交工具进行诈骗,网上银行转账,诈骗分子作案手法迭代给打击防控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省公安厅刑侦局侦查二处处长冯艳伟提醒,通过网上交友、网上兼职、网上办贷款或信用卡升级等三类人群需要高度警惕,防止上当受骗。目前,犯罪嫌疑人以网络交友、恋爱为幌子,欺骗、诱导受害人到钓鱼网站赌博、理财类诈骗较为突出。冯艳伟表示,针对习惯在微信或QQ接收老板“指令”进行转账的财务人员尤其需要谨慎,在转账前务必进行电话确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