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新闻发布牢牢起到了疫情防控舆论场“压舱石”与战疫“风向标”的作用;对外,透明的信息、快速的回应,让外媒纷纷给北京“点赞”。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对外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曲茹的汇总研究:近一个月外媒围绕北京疫情防控报道总体倾向中正面与中立报道达95%,包括《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美联社、《印度时报》等境外主流媒体都详细介绍了北京疫情防控的举措与成功经验。“北京市在疫情期间建立起的高效、严格新闻发布机制,必将在推进取得疫情防控最终胜利,并推动首都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产生深远影响。” 7月11日下午4点,第148场新闻发布会,距6月11日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整整一个月,主持人动情地说:“这一个月是北京全民抗疫的一个月,是追踪密接核酸筛查的一个月,是确诊病例全力救治的一个月。此次不平凡的抗疫历程,必将载入北京史册。” 7月19日下午4点,第156场新闻发布会宣布:“自7月20日零时起,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为三级。”在座的一些记者,眼含泪花:40天的北京疫情阻击战,胜利来之不易! 记者收笔之时,《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草案)》正在制定中……北京将通过立法,固化实践中探索形成的有效制度措施,化解问题,补上短板。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强调:“大考未到交卷时!”北京的疫情防控,依然在进行中…… 本报记者:朱竞若 贺 勇 王昊男 |